5月1日上午9:00,位于合肥市銘傳路1000號的合肥高新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基地生活垃圾轉運站正在忙碌著,卸料大廳內其他垃圾收集車在轉運站中控室浦師傅調度下進站卸料,只見他正盯著顯示屏上的泊位倉的視頻,手拿對講機進行調度指揮,不到6分鐘一輛裝載其他垃圾的車輛卸貨完成。
作為高新區目前面積最大、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生活垃圾轉運站,2022年4月投入運行,建筑面積6千余平方米, 6個泊位可同時作業,每天轉運約310噸其他垃圾至焚燒發電廠。“近期春季垃圾量平穩,每天上午,進站卸料3.5噸收集車大約有23車,晚上進站約62車,進站出站計量稱量實時上傳中控室系統平臺。站內采用全自動化設備,通過中控室對垃圾處理全過程進行統籌管理。從垃圾收運進站到加工到轉運,全程實現自動化。整個垃圾壓縮過程均在密閉的箱體內進行,不會造成傾瀉、轉運過程的二次污染。同時,站內配有噴霧降塵系統、離子新風系統及負壓除臭系統,確保轉運站周邊環境衛生。”操作人員浦師傅介紹說。
現場負責人趙龍華介紹說,轉運站覆蓋大約400個噴淋噴嘴,做到全中轉站無死角、無氣味,新風系統經過過濾排出去也是干凈的空氣,都達到排放的空氣標準,所以整個站內是沒有任何異味的。
據悉,合肥高新區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基地生活垃圾轉運站設計日處理約600噸,負責轄區范圍內其他垃圾的轉運作業。垃圾收集車卸料的單車作業時間將由原來30分鐘縮短至5分鐘,不僅提升高新區生活垃圾收集、運輸效率,且轉運站壓縮、監控、除臭、離子新風等設施設備操作規范,通過“定人、定崗、定責、定量、定率”目標管理,保障“五一”節假日期間全區其他垃圾轉運正常運行。
(通訊員 宇中意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