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26世界知識產權日”到來之際,安徽省高院發布了《安徽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23年)》白皮書,據了解,過去一年,全省法院共新收知識產權案件16380件,審結案件14889件。
2023年,省高院民三庭(知識產權庭)榮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表彰“全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成績突出集體”。全省法院多個集體和個人榮獲知識產權審判先進集體和個人以及全國查處重大侵權盜版案件有功集體和個人。
2023年,全省法院共新收知識產權案件16380件,其中,民事案件15717件,刑事案件643件,行政案件20件;審結案件14889件,其中,民事案件14306件,刑事案件571件,行政案件12件。審限內結案率98.43%。
其中,D公司與H公司等侵害植物新品種權糾紛案入選年度中國法院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檢查考核中,全省法院以良好知識產權審判質效助力我省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獲評“優秀”等次,再次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此外,全省法院去年針對制造業、終端零售、醫藥產業等領域共發出司法建議18份。
安徽法院持續優化審判機制,深化“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省高院與省檢察院、公安廳會簽《知識產權刑事案件證據指引(試行)》,提升知識產權刑事案件辦理質效。會同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建立全省共享的知識產權技術調查官人才庫,推動行政裁決標準與司法裁判標準協調統一。并常態化發布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為市場主體的創新行為和競爭行為提供明確清晰的規則指引。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