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底,蚌埠李某偶然在網上發現一條“生財之道”,即在某APP上發布文章,動動手指,就可賺取金額可觀的“零花錢”。但李某深知自己的“斤兩”,面對誘惑,短期提高寫作水平是不可能的,于是乎就動起了“歪腦筋”——能力不夠,“AI”來湊。
3月29日,李某在做好所有準備工作之后,遂在某APP上注冊了賬號,利用已經熟識的各類AI軟件,輸入所需信息主題自動生成文章,速度之快、內容之全令李某“喜出望外”,新的生財渠道終于有了眉目。
依托該渠道,李某僅用一周時間便發布了300多篇。然而,AI生成文章的真實性是個大問題,幾乎所有信息李某均未對其甄別就直接發布,導致其中摻雜的謠言內容開始在網上傳播。
就這樣,李某發布的一篇題為“蚌埠警方嚴打賣淫嫖娼,公布逮捕名單彰顯法制決心”的文章惹了事。文章稱蚌埠警方將公布大量所謂賣淫嫖娼違法人員資料,誤導讀者認為警方在故意泄露公民信息。該文發出后被較多網民閱讀關注并留言轉發,嚴重損害了公安形象,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正當李某幻想著能源源不斷獲取“零花錢”的時候,近日蚌埠市公安局蚌山分局網安大隊和轄區派出所一起找上門來。
經審查,李某對自己偽造、傳播虛假信息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蚌埠警方對李某依法予以行政拘留,同時責令刪除相關謠言文章。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