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第30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安徽站)活動在中國科大附一院西區(安徽省腫瘤醫院)啟動,今年的主題是“綜合施策 科學防癌”。最新數據顯示,安徽省腫瘤登記地區發病率(粗率)為282.87/10萬,遠高出全國平均水平。合肥市發病前五位的惡性腫瘤分別是肺癌、胃癌、乳腺癌、甲狀腺癌和結直腸癌,占全部腫瘤發病率的57%,發病及死亡首位的惡性腫瘤均為肺癌。
惡性腫瘤發病率不斷攀升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和社會經濟發展,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環境因素、生活方式不斷改變,惡性腫瘤已成為嚴重危害我國居民健康及社會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據國家癌癥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癌癥482.47萬例,死亡257.42萬例,惡性腫瘤的防控形勢十分嚴峻。
“近年來,我省惡性腫瘤的發病率與死亡率都在不斷攀升”。安徽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李衛東介紹,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安徽省腫瘤登記地區新發病例數96759例(男性54713例,女性42046例),死亡病例數57193例(男性37496例,女性19697例)。
據統計,安徽省腫瘤登記地區發病率(粗率)為282.87/10萬(男性313.24/10萬,女性251.19/10萬),而我國的腫瘤發病率為183.85/10萬,世界的這一數據為178.94/10萬。安徽省腫瘤登記地區死亡率(粗率)為167.20/10萬(男性214.67/10萬,女性117.67/10萬),全國的腫瘤死亡率為98.41/10萬,世界的腫瘤死亡率為97.15/10萬。李衛東表示:“我省與全國的平均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
據介紹,安徽省所在的中部地區惡性腫瘤發病率及死亡率低于東部地區,高于西部地區。
專家建議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記者從合肥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根據該市啟動的全人群的腫瘤報告統計,結果顯示合肥市發病前五位的惡性腫瘤分別是肺癌、胃癌、乳腺癌、甲狀腺癌和結直腸癌,占全部腫瘤發病病例的57%,死亡前五位的分別是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結直腸癌,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病例的70%。
“我市分別于2014年2019年啟動了城市和農村癌癥早診早治項目,截至目前已完成了臨床篩查約20萬人次。”合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賈皓旻表示,通過早期篩查與診斷,絕大多數病例得到了有效的治療,大力提高了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質量。
“肺癌的危險因素包括吸煙、長期被動吸煙、油煙接觸、慢阻肺、有肺癌家族史,以及職業性致癌物質的暴露,如石棉等接觸史等。”中國科大附一院副院長、西區(安徽省腫瘤醫院)院長袁雙虎建議,要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不抽煙不飲酒,作息規律,飲食均衡,保持空氣清新,“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不得已,但盡量調整可以改變的方式。”
袁雙虎提醒,每一個特定的癌種都有相對特異的高危人群,癌癥并不遺傳,但是有家族聚集的傾向,這可能與它的基因遺傳及共同生活環境有關。
(崔媛媛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