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下午,位于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上的“廬陽法院四牌樓商圈法官工作室”內,一起買賣合同糾紛經過法官的調解得以圓滿解決,雙方握手言和,均表示今后還要繼續合作。“法官工作室的成立讓大家在家門口就能把矛盾化解,對我們商戶來說非常便捷。”
在該法官工作室內,記者看到,廬陽區法院立案庭非訴解紛團隊的李成菊法官正在辦公桌前忙碌著。“雙方都表現出了誠意,被告商戶意識到自己拖欠貨款的不對,原告也進行了讓步,都同意目前的調解結果。請雙方簽字確認,這件事就處理結束了。”一起買賣糾紛,在法官的耐心調解下,前后不到10天的時間,得以圓滿解決。
據了解,因合肥市四牌樓商圈內商戶眾多,經營活動頻繁,為實現矛盾糾紛的源頭化解,更便捷地為商業圈提供法律服務,2023年5月,廬陽區法院在四牌樓商圈設立法官工作室。
李成菊法官稱,該法官工作室面向眾多商戶提供普法講座、法律咨詢、商事行為規范化指導等司法服務;開展糾紛調解工作,依托“三所一庭”聯調機制開展糾紛調處;為轄區人民調解員調解工作提供線上、線下的培訓指導;對接人民調解委員會,對符合條件的案件進行司法確認。
該法官工作室采用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開展工作。2023年度,工作室依托“三所一庭”聯合調解并司法確認糾紛24件,自動履行率為100%。
此前,李成菊法官聯合逍遙津司法所,在法官工作室一次性化解郭某某等十九家商戶與合肥某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租賃合同糾紛涉訪系列案件,并現場進行司法確認。
去年年底,法官了解到商圈內一小區業主與物業公司之間存在較大的矛盾,為小區提供物業服務的物業公司兩年沒有收取到物業服務費,準備通過訴訟解決。得知此事后,法官與社區工作人員對小區走訪了一圈,將發現的問題向物業公司負責人指出,督促其予以整改,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提高管理能力,并就困擾的難點給予解決的思路和方法。
最終,在法官與轄區街道、社居委、物業主管部門、物業公司代表和業主代表共同協商努力下,從源頭上化解了物業矛盾糾紛。
“給廣大商戶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務,在源頭化解各類矛盾,減少他們解決矛盾的經濟成本,這就是我們在商圈成立法官工作室的初衷。”李成菊法官說道。
四牌樓商圈法官工作室的成立,是廬陽法院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我省政法機關將繼續落細落實重商、安商、親商、暖商、護商舉措,推動協同化機制化常態化護航,讓企業和企業家在安徽放心投資、專心創業、安心經營、順心成長,為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提供更加堅實的法治保障。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劍/文 楊雪嬌/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