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全省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7.8萬輛和292.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2.7%和55.5%。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全省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獲悉,今年以來,我省汽車產銷總量保持穩步增長、經營效益明顯提升,各項指標增幅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增長超六成
2023年以來,安徽系統謀劃推進汽車首位產業,組建省汽車辦,在全國率先啟動集群建設促進條例立法工作,產業發展形勢喜人。數據顯示,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8萬輛和79.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3.2%和65.6%。汽車出口104.5萬輛,同比增長80.9%。前三季度,全省汽車產業鏈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0.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6個百分點。
目前,我省集聚奇瑞集團、江汽集團、蔚來汽車、合肥長安、合肥比亞迪、大眾安徽、漢馬科技等7家整車企業,擁有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等全系列產品。合肥、蕪湖兩市入選全國“雙智”城市試點,合肥成為全國首個核心區域“全域開放”省會城市,蕪湖發布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辦法(試行)。亳州市、宿州市推廣酷哇科技智能網聯無人清掃車輛應用;六安市示范應用氫燃料電池環衛洗掃車。
前11個月新增充電樁16萬個
1~10月,我省累計舉辦定規模的汽車展會活動70余場,帶動汽車消費超110億元,其中首屆合肥國際新能源汽車展覽會吸引95個品牌、1000余輛汽車參展,銷售額超31.7億元。
《安徽省高質量充換電服務體系建設方案(2023~2027年)》《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辦法(暫行)》先后出臺,讓新能源車使用更安心無憂。1~11月全省新增充電樁16萬個。今年我省還建成省級充換電基礎設施綜合監管服務平臺,上線4個月以來,全省公用充電樁接入率已達57.9%。針對老城區充電難問題,我省還推動在老城區城市停泊位開展充電樁建設,推廣應用液冷超充等新技術。
產教融合方面,奇瑞、江淮、蔚來、大眾、立訊精密、中鼎等整車和關鍵零部件企業與院校開展校企合作,“雙元制”、“訂單班”、產業學院等多種合作模式逐步推廣落地。
新能源汽車領域將探索融合發展場景試點
汽車產業發展,2024年怎么干?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省發改委了解到,省發展改革委(省汽車辦)將會同有關方面,推動安徽省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與“院、網、谷”創新聯動,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探索融合發展場景試點。加快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在氫能關鍵設備及材料、鎂基等汽車輕量化材料等領域啟動產業鏈協同攻關。我省還將推動中國科大、江汽集團智能新能源汽車聯合實驗室建設。積極申報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加快智能網聯示范應用,發布“車能路云”應用場景。
在高質量充換電服務體系建設上,我省將一體推進市、縣、鄉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充電站“縣縣全覆蓋”、充電樁“鄉鄉全覆蓋”,實現全省新增公用充換電基礎設施100%接入省充換電基礎設施監管服務平臺。推進儲充換一體站建設,開展“車電分離”商業模式創新試點示范。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通訊員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