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11時27分,迎來冬至節(jié)氣,也正式進入數九寒天了,這也意味著數隆冬時節(jié)正式到來。為了應景,合肥憑借-11.7℃最低氣溫創(chuàng)下今年來新低,位列1952年合肥市有氣象記錄以來第8個低溫年份,刷新了2000年以來合肥市的最低氣溫。12月22日,安徽省氣象臺繼續(xù)發(fā)布低溫藍色預警。預計未來三天全省大部分地區(qū)仍將持續(xù)低溫,日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5~7℃。
安徽發(fā)表低溫“劣跡”單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氣象部門獲悉,14日以來,安徽省開始出現寒潮、持續(xù)低溫過程。22日早晨最低氣溫為入冬以來最低,沿江西部和江南南部-8~-5.8℃,其他地區(qū)-13.1(宿州)~-8℃。作為省會城市的合肥,不僅率先加入全國冷凍陣營,更是屢次創(chuàng)下最低氣溫新低。12月22日,氣象部門監(jiān)測顯示,太原、西安、合肥、武漢等13個省會級城市最低氣溫均創(chuàng)下今年來新低。
數據顯示,22日合肥市最低氣溫再刷新低:-11.7℃(合肥觀測站 6時59分),位列1952年合肥市有氣象記錄以來第8個低溫年份,刷新2000年以來合肥市的最低氣溫。合肥市低溫歷史極值為-20.6℃(出現在1955年1月6日)。從全省來看,22日最低氣溫全省平均-9.5℃,為歷史12月第5低(1991年-14.3℃,1966年-11.6℃,1973年-10.9℃及1967年-9.9℃位居前四),為歷史冬季第19位(最低1969年-16.4℃)。
本次低溫呈現持續(xù)時間長、綜合強度較強等特點,據了解,連續(xù)低溫(日平均氣溫≤0℃)日數全省平均4天,為歷史12月第10位(最長1984年10.6天),其中沿淮淮北、江淮之間西部5~7天。全省平均低溫指數為歷史12月第10位(1984年、1991年、1966年位居前三)。
23日起氣溫將逐步回升
進入冬至節(jié)氣,也是“數九”的第一天,全國大部天氣將維持晴朗干燥模式,多地氣溫仍將較常年同期明顯偏低,黃淮至華南不少地方氣溫還可能刷新今冬以來新低。安徽省氣象臺繼續(xù)發(fā)布低溫藍色預警,日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5~7℃。預計23日最低氣溫,我省淮北地區(qū):-7~-5℃,淮河以南-5~-3℃。
預計未來十天全省以晴到多云天氣為主,23日起全省氣溫逐漸回升,但24日至25日早晨氣溫仍較低。23日至24日白天全省最高氣溫升至5~8℃,25日達8~11℃,但24日至25日早晨氣溫仍較低,全省最低氣溫-7~-3℃。26日后全省最高氣溫繼續(xù)回升,29日后淮北地區(qū)12~14℃,淮河以南普遍超過14℃。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