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受強寒潮影響,合肥地區最低氣溫降至零下8攝氏度。午間12點30分正值合肥電網負荷午高峰時段,一架無人機從長江東路和當涂路交叉口附近的無人機機巢內起飛,對臨近10千伏線路進行特巡。日前,合肥供電公司以無人機和新一代配電自動化系統為載體,應用無人機巢自主巡檢技術與行波故障精確定位技術相結合,率先在全省投運首個配網無人機靶向巡檢系統。
當日,在無人機特訓的同時,在距離線路約5公里之外的合肥供電公司瑤海供電服務中心值班室電腦屏幕上,清晰呈現遠方10米高空中線路實景及紅外圖像,無人機實時飛行高度、室外溫濕度數值等情況同時一目了然。
“低溫雨雪天氣期間,需要重點關注線路覆冰雪等情況。”合肥供電公司瑤海供電服務中心綜合運檢技術專責張衍說,無人機可依據提前制定路線,全過程無需人員操作就對5公里半徑范圍內線路進行巡視。
實際上,自動巡視僅是該無人機基礎功能之一,它還“會思考”,在發生故障時第一時間替代人工開展現場巡視工作。
今年12月8日,合肥供電公司率先在全省投運首個配網無人機靶向巡檢系統。據該公司運維檢修專責程道衛介紹,試點應用于合肥市瑤海區220千伏螺絲崗變電站10千伏當涂路12線路和10千伏蚌埠東路13線路,它們服務于夢和苑等五個大型小區和行知學校等重要用戶。
一旦這兩條線路上任意一點發生故障,故障定位信息第一時間發送至無人機巢。接到指令后,無人機立刻自動飛向故障點,完成現場巡視和測溫,研判故障信息并自動傳送至合肥供電公司新一代配電自動化主站系統。
“我們的線路運維人員‘足不出戶’,在最短時間內就能掌握現場故障信息,快速做出搶修恢復決策和辦法,大幅節省了工作人員開車前往現場巡視判斷所需時間。” 程道衛說。
配電網是城市供電“最后一公里”。合肥地區目前共有2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的架空線路1546條,長度超1.9萬公里,點多面廣效率不高。合肥供電公司自2022年開始,在全省首個應用無人機技術開展配電網周期巡視。
據介紹,目前合肥城區四個網格化服務中心共配備64臺無人機設備。與市售無人機不同,這種定制無人機同時搭載高清和紅外兩個鏡頭,可以在飛行過程中同時完成巡視和紅外測溫工作,自動識別高壓線路隱患缺陷、溫度超標等問題。目前,工作人員定期操作無人機,平均20分鐘內就能完成1公里線路巡視工作,較人工巡視效率提升80%以上。
近年來,合肥供電公司構建“人機協同”巡檢體系,進一步提升合肥電網供電可靠性和運維工作效率。在本次安徽首個配網無人機靶向巡檢系統試點成功基礎上,合肥供電公司計劃進一步拓展應用范圍,實現轄區108條重點線路無人機全自動巡視,賦能城市發展更安全可靠電力。
(李巖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