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區第一時間通知申報,全程跟蹤服務。挺順利,不到一個月時間,通過1項發明專利貸到的900萬元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就到賬了,這也為我們原材料采購提供了有效資金保障。”合肥紫金鋼管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金琴介紹。
企業“知產”變“資產”,作為2023年度合肥市首批總部企業,紫金鋼管是國內領先的海上風電鋼結構基礎建造商。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海上風電、海洋工程、石油和天然氣輸送工程等,預計全年營收近4億元。
近年來,合肥市包河區探索將商標、專利權等知識產權作為質押融資方式。該區相關部門、區屬政策性擔保公司“上門送服務”,針對融資痛點堵點,“一對一”指導幫助,強化“政銀企”對接,推動知識產權為企業發展賦能。
2023年以來,該區共有36家企業辦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融資金額達1.967億元;累計兌現市區兩級知識產權政策資金近600萬元。
作為合肥首個獲“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示范區”殊榮的城區,包河區現有1家國家知識產權示范高校,7家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1家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共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9項,安徽省專利金獎3項、銀獎6項、優秀獎22項。
截至10月底,包河區專利授權量5884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2418件。有效發明專利13629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110.36件。有效發明專利和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均位于全市城區之首。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通過金融賦能,讓知識產權“活起來”,拓寬企業發展壯大的融資渠道,以知識產權要素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合肥市包河區市場局副局長謝曉春表示。(通訊員 王嫣然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