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集中上市期即將到來,種植大戶蔣秀芝變得忙碌了起來。除了將剛剛采摘的草莓打包裝箱,在每個箱子上還會貼上一張“身份證”。
這張“身份證”全名叫安徽省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想知道購買的農產品合不合格,購買者掃一掃就能知道。
12月5日,記者從合肥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當前合肥正在全面推行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探索建立“信用+達標合格證”監管工作新機制。今年以來,合肥已開具“信用+達標合格證”35.18萬張,帶證上市農產品15.62萬噸。
給草莓貼上“身份證”?“掃一掃”能知種植信息
12月5日,走進長豐縣水湖鎮蝶戀花草莓園,種植大戶蔣秀芝正忙著指揮工人將剛采摘的草莓打包裝箱。記者留意到,每一箱包裝好的草莓都貼有一個標簽——安徽省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上面清晰地記載了草莓的產地、數量和聯系方式等信息,用手機掃一掃標簽上的二維碼,還能看到該批次草莓的巡查巡檢信息。
“這張合格證是在安徽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的‘農安康’微信小程序申領的,我們需要上傳該批次草莓的檢驗檢測報告作為依據。”蔣秀芝告訴記者,今年她種了176畝草莓,眼下還未到草莓集中上市期,每天的草莓產量在800斤左右,主要銷往合肥、北京、山東等地,凡是從她的基地銷售出去的草莓,都會貼上這張合格證。“草莓貼上‘合格證’,質量好不好,吃起來放不放心,消費者一眼就能看到。”蔣秀芝說。
新機制激勵誠信經營 今年已開具合格證35.18萬張?
不要小看了這一張小小標簽,這是種植戶信用經營的一種體現。
記者從合肥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是由農業生產經營者在自控自檢的基礎上,自行開具的質量安全合格承諾證,證上標明了農產品的名稱、數量、出具日期、生產主體、承諾內容等信息,是購銷渠道中最簡易可行的辨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手段。
“合肥從2020年以來,全面推行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推動農業生產主體開展承諾達標和農產品質量追溯,同時支持有條件的生產經營主體注冊使用安徽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和皖農安微信小程序,實行‘電子合格證+追溯二維碼’證碼合一,實現帶證上網、帶碼上線、帶標上市。”合肥市農業農村局質檢處負責人馬新剛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全市現有合格證實施主體3142家,今年以來已開具合格證35.18萬張,帶證上市農產品15.62萬噸。
“對于注冊使用承諾達標合格證的經營主體,可以享受2000元的補貼,今年是第一年,全市共有370個經營主體符合補助標準。“馬新剛說,通過這一形式,以激勵更多規模化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提高質量安全意識高,進一步加強規范管理和誠信經營。同時,合肥將承諾達標合格證實施情況納入到農產品質量安全巡查監管的重要內容,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合肥通客戶端 - 合報全媒體記者 衛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