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在監獄內我還能發揮京劇和國畫的特長,讓我重返舞臺,找到了積極改造的動力和活下去的希望。”在提到“紅絲帶藝術團”對自己影響時,安徽省淝河監獄艾滋病專管監區的服刑人員楊某某這樣說道。在第36個“世界艾滋病日”到來之際,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走進安徽省淝河監獄艾滋病專管監區,一個由艾滋病罪犯組成的“紅絲帶藝術團”正在用歌聲和舞蹈,喚起希望和新生。
楊某某今年31歲,四川雅安人,因販賣毒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去年5月被投送至安徽省淝河監獄服刑。“因為自己身患艾滋,又因為犯法被關押進監獄,剛來時情緒非常低落,看不到任何希望,所以改造也很消極,不愿意與任何人交流。”楊某某稱,自己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母對他抱有很大希望,因為他自小就表現出對京劇和國畫的熱愛,父母便克服困難供其學習京劇和國畫,讓他得以師從名門。然而,楊某某卻因為一次交友不慎,感染上了艾滋病。
也因為患病,楊某某變得消極自卑,最終靠毒品麻痹自己,走上了犯罪道路,也放棄了自己最初的夢想,“我一直覺得對父母有很大的愧疚。”
入監后,楊某某多次拒絕服藥,也不愿意與人交流,面對楊某某的消極情緒,淝河監獄的管教民警了解到他曾經的經歷和興趣愛好,決定通過文化改造幫助他重拾生活的希望,監區民警多次找到楊某某,希望他加入“紅絲帶藝術團”,經過勸說楊某某開始重拾曾經的夢想,經過一次次的排練和演出,楊某某逐漸融入藝術團的生活,“剛開始我沒有當成一回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很快地融入了其中,緊鑼密鼓的排練讓我感覺回到了當初學習的時候,那種對舞臺的渴望慢慢地又在我心里萌發,對未來又增添了一份希望。”楊某某在“藝術團”內展現出了自我價值、找回失去的自信。
“真的沒想到在監獄服刑我還可以再次穿上戲服,更沒想到我還能重返舞臺。”楊某某稱,他現在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今后將積極改造,爭取早日能出去與家人團聚,來彌補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
據了解,淝河監獄“紅絲帶藝術團”成立于2017年,是一個興趣小組,自成立以來,“紅絲帶藝術團”根據罪犯自身犯罪經歷,創作并自演自導了監獄題材集體舞蹈《重生》、《蛻變》、《追夢》三部曲,后又編排《弟子規》、《紅旗頌》、《天之大》等作品,累計參與各類演出30余場次,尤其是每年的“12·1世界艾滋病日”、“母親節”等監獄主題開放日文藝匯演,藝術團都會根據不同主題排演新節目,營造積極的改造氛圍,并向進監探視親屬們展示罪犯改造風貌和悔過之心,幫助更多服刑人員喚醒感恩意識,豐富了監獄服刑改造生活。
(劉淳淳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