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无码国产,国产极品在线观看,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激情综合网五月

記者再探合肥各大醫療機構:呼吸道疾病流感為主,成年患者明顯增加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陳衛華 分享到 2023-11-27 20:12:32

11月27日上午,在安醫大二附院兒科門診,8歲的軒軒(化名)正由母親秦女士帶著候診,母子二人均咳嗽發熱。記者從多家醫院了解到,近期兒科和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患者增加,兒童和成人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上升,主要病原為流感病毒。“秋冬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兒科門診患者不少,但較11月初,略有減少。”專家提醒,家長不必恐慌,輕癥患兒不必立即去醫院,可先居家觀察。

母子二人均發熱咳嗽

秋冬季節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發季,我國大部分地區流感一般從每年的11月持續到次年的5月前后。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據介紹,2023年10月以來,我國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活動逐步增強,預計流感將出現全國冬春季流行高峰,肺炎支原體感染未來一段時間在部分地區仍將持續高發。今冬明春我國可能面臨新冠、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等多種呼吸道疾病疊加流行的局面。

27日上午,在安醫大二附院的兒科門診,軒軒狀態還不錯,而母親秦女士不斷咳嗽。秦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已經咳嗽一個多星期了,目前略有好轉,“燒了2天,在家吃點藥退燒了。”而軒軒也在四五天前開始咳嗽, 咳嗽第三天開始發燒,“燒了兩天,在38℃與39之間反復,趕緊來醫院了。”當日,在兒科門診,不少患兒在候診。家長和孩子同時咳嗽、發熱的并不在少數。

“近期急性呼吸道疾病上升,在門診患兒中,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為主。”安醫大二附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戴瑞介紹, 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為主,此外,還有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

戴瑞介紹,秋冬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每年的這個時期,呼吸道疾病的患兒都會增加。從該院兒科患兒就診情況看,11月初因為肺炎支原體門診量上升,11月中旬隨肺炎支原體流行強度下降,患兒數量減少,近期因為流感病毒患兒數量再次上升,但較11月初略有減少。

據介紹,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包括大家熟悉的H3N2、H1N1等。兒童易感主要由于機體免疫水平低、呼吸道和免疫系統發育尚不完善,所以罹患流感的風險更高。我國每年報告的傳染病暴發疫情中,90%以上發生在學校和托幼機構,因此兒童作為重點人群要著重防護。

輕癥患兒可先居家觀察

由于頻繁在各平臺刷到患兒發熱就診等視頻,不少家長陷入焦灼狀態,發現孩子有咳嗽發熱,立即趕到醫院就診。對此,戴瑞建議:“家長不必太過焦慮,其實有些孩子的癥狀較輕,可先居家觀察,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年齡比較小的嬰兒,特別是3個月以內的嬰兒,如出現明顯發熱,家長應及時帶患兒就醫。年齡比較大以及學齡期以上的兒童,如出現高熱伴輕微呼吸道癥狀,而沒有其它全身癥狀,戴瑞建議先居家觀察,使用一些對癥的藥物。

“可觀察孩子的狀態、飲食、大小便等,如果不是劇烈咳嗽,精神狀態不錯,胃口也很好,那就先居家觀察。”戴瑞表示,如果高燒39持續超過3天、呼吸困難等,則要立即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據了解,很多家長會自己在自助機下檢查單,為孩子查血等,雖然提高了檢查效率減輕了門診醫生負擔,“但有時是急性呼吸道疾病早期癥狀,沒必要急著查血。”

據介紹,為了方便患兒及時就診,該院兒科醫生已經全部放棄休息,平均每人每周增加2-3個門診班和一個急診班,努力讓患兒得到科學規范診治。

目前我省多家醫院增加相關科室醫務人員投入,以緩解兒科等門診壓力。除安醫大二附院外,安醫大一附院北區增加急診內科、兒科夜間出診醫生;調整內科系統醫務人員投入,根據患者數量動態調整出診醫生人數等。

秋冬季早晚溫差大,氣溫驟升驟降,孩子不能適時增減衣物,且免疫力低下,感染流感風險高。戴瑞提醒家長要提醒關注天氣,關注孩子的衣物增減。

持續發熱超過三天要及時就醫

戴瑞表示,絕大多數呼吸道感染患兒都有很好的預后。病毒感染一般都有3到5天的病程,治療過程中家長不需要過度焦慮,不要短時間內反復就診,不利于患兒病情康復。

孩子出現超高熱或持續發熱超過三天、頻繁咳嗽影響正常生活、精神狀態不好甚至出現嗜睡、呼吸頻率增快或呼吸困難、頻繁嘔吐、皮疹、頭痛或抽搐等,應及時帶孩子就醫。

采訪中,多位專家指出,大醫院人員密集、等候時間長,交叉感染風險較高,建議癥狀較輕的患兒首選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醫院兒科等就診,在專科醫院就診明確診療方案以后,也可以通過醫聯體轉診到基層醫療機構進行后續治療或居家治療。

有少數家長反映孩子出現反復感染,戴瑞分析,孩子在感染康復后,身體機能并未完全康復,抵抗力仍較低,此時要增強鍛煉,注意保暖,保證蔬果及蛋白質的攝入充足,也可去中醫門診進行中醫藥的調理。

呼吸門診成年患者明顯增加

27日上午,在安醫大二附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門診,患者何先生因為咳嗽持續九天前來就診。何先生介紹,他孩子前幾天患上流感,經治療剛恢復返校。

據了解,目前合肥多家醫院的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門診患者數量增加,多數為學生家長,與平時相比,門診數量增加約30%至40%,甚至有醫院成倍增加。

“主訴都是咳嗽、發燒。”安醫大二附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鄭凌介紹,“有病毒感染、支原體感染,也有流感、鼻病毒等。主要還是病毒與支原體。”因為免疫力強一些,成年患者一般是支氣管炎多一些,也有感染到肺部的。  

鄭凌介紹,往常支原體感染主要出現在青少年群體,成年人有一定的免疫能力,但近期可能因為病毒感染后抵抗力下降,所以支原體感染的成年患者較往年多。

“支原體感染與普通感冒還是有差別。”鄭凌介紹,普通感冒的發熱就一波,而支原體感染引起的發熱可能是持續性的,支原體感染出現的呼吸道癥狀,以干咳為主,很少有痰,少數患者會有消化道癥狀。

對于一些呼吸道感染癥狀較輕的患者,鄭凌建議,可選擇抗感冒治療,早期將病毒遏制住,也可去社區門診,不一定非得要去三甲醫院。

還需警惕呼吸道病原混合感染

除了大家熟悉的支原體肺炎感染、流感外,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RICU主任許啟霞提醒,還需警惕呼吸道病原混合感染。

據介紹,呼吸道病原混合感染是指呼吸道多種病原微生物同時感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或肺炎,如患者同時患有兩種以上病毒感染,或者病毒混合細菌、支原體、真菌等兩種或多種病原體感染等。

呼吸道病原混合感染,主要表現為發熱、流涕、咽痛、耳痛、咳嗽、咳痰等,部分患者有胸痛、呼吸困難,痰中帶血的情況;合并流感的患者往往伴有乏力、頭痛、全身肌肉酸痛、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

混合感染和普通流感怎樣區分? 據許啟霞介紹,混合感染是兩種或多種病原體同時致病,與普通感冒相比,混合感染往往癥狀較重,臨床表現包括反復高燒、劇烈咳嗽、干咳或咳黃痰,一些患者有呼吸困難、胸痛、疲勞乏力,咽痛、頭痛、肌肉酸痛以及精神狀態差等全身癥狀。少數病例可能發生重癥肺炎、急性呼吸衰竭、休克等。

許啟霞提醒,如果上述癥狀重、持續時間長,要警惕肺炎的發生,要及時就醫。

學校科學消毒非常重要

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打噴嚏和咳嗽等飛沫傳播,也可經口腔、鼻腔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合肥市疾控中心提醒,學校是人員比較聚集的地方,一旦出現呼吸道傳染病,更易傳播,引起聚集性疫情的發生。消毒作為切斷傳播途徑的重要手段,科學消毒對預防冬季呼吸道傳染病很重要。

合肥疾控中心提醒,學校日常以開窗通風為主,根據天氣情況每日2~3次,每次30分鐘以上,若出現病例,應加強通風。平時要注意物體表面消毒、餐飲具消毒、織物消毒。

地面、桌椅表面、玩具、家具表面及門把手,水龍頭等人員經常接觸的表面,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后,用清水擦拭干凈。鼠標、鍵盤、手機等可用75%酒精或消毒濕巾擦拭消毒。

若出現病例,可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對可能被污染的表面進行消毒,作用30分鐘后,用清水擦拭干凈。室內消毒時,所有人應離開房間,消毒后開窗通風30分鐘再進入房間,物體表面用清水擦拭去除消毒劑。

(戴睿  劉理揚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

新聞附件:

呼吸道傳染病如何預防?

1、注意咳嗽禮儀。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衣袖或肘部遮掩口鼻。帶有分泌物的紙巾切勿亂丟棄。

2、戴口罩。佩戴口罩后可以阻擋病毒通過飛沫等渠道進入呼吸道,預防患上呼吸系統方面的疾病。

3、勤洗手。家庭成員中有人正在感染呼吸道疾病時,密切接觸者勤洗手對于阻斷傳播來說很重要。

4、不聚集。在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嬰幼兒應盡量不去人員密集區域,尤其是兒童密集區域。

5、保持空氣流通。定時打開門窗自然通風,可有效降低室內空氣中微生物的數量,改善室內空氣質量。

6、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倡導作息規律、勞逸結合,保持充分的睡眠,合理安排飲食,注意鍛煉身體。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夷山市| 龙南县| 两当县| 兰考县| 玉林市| 台安县| 左云县| 汝州市| 呈贡县| 四会市| 南皮县| 北碚区| 昭苏县| 江西省| 石首市| 富平县| 巫溪县| 利辛县| 固原市| 普兰店市| 青川县| 高碑店市| 巴东县| 丽水市| 保定市| 库车县| 岐山县| 澎湖县| 安徽省| 崇仁县| 横峰县| 南城县| 获嘉县| 青神县| 布拖县| 屯门区| 马山县| 五大连池市| 自贡市| 牟定县| 清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