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安徽省的建筑工地有望越來越“聰明”!工人未正確佩戴安全帽進入工地危險區域、未按時足額收到工資等情況或有“警示”。近日,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了《智慧工地建設標準(征求意見稿)》,并公開征求意見。
我省醞釀打造“智慧工地”
大家都知道,建筑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質生產部門和支柱產業之一,也是一個安全事故多發的高危行業。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工程建設規模越來越大,工程質量安全監管難度越來越高,質量安全問題愈發突出。如何加強施工現場安全管理、降低事故發生頻率、杜絕各種違規操作和不文明施工、提高建筑工程質量,是擺在各級政府部門、業界人士和廣大學者面前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特別是在施工環節,由于施工現場人員復雜、環境混亂、地點分散、多工序交叉等現象,如何進行現場施工管理就顯得格外重要。為此,省住建廳編制了《智慧工地建設標準(征求意見稿)》,通過建立以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為基礎的施工現場智慧管理系統,對從業人員、施工機具設備、建筑材料、施工工藝、施工環境等進行動態管理,形成事前預防預控、事中智能管控、事后統計分析、過程智慧決策的閉環管理模式,進一步提升建筑施工質量安全管理水平,推進我省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實現更高質量、更為安全的發展。
根據新標準,我省未來的建筑工地將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利用“智慧+互聯+協同”的現代管理理念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引導和推動建筑施工現場質量安全管理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實施智慧工地的工程項目應在項目初期合理規劃,編制智慧工地專項建設方案及管理制度,建立智慧工地管理平臺。智慧工地管理平臺由數據采集層、基礎設施層、數據層、業務應用層和用戶層等組成。
工人進入危險區將提前預警
記者注意到,智慧工地在人員管理方面的項目比較豐富,除了常規性的實名制、考勤等內容,還給工人設置了健康管理、定位管理等功能,且人員管理相關電子考勤和圖像、影像等電子檔案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據介紹,智慧工地的人員管理應包括人員基本信息管理、考勤管理、培訓管理、安全教育管理、誠信評價、薪資管理等功能,宜包括特種作業人員資格預警、人員定位管理、人員健康管理等功能。其中,人員管理數據應包括從業人員基本信息、合同信息、考勤信息、工資支付信息(具體包括工資發放金額、發放時間、發放方式、銀行發放信息等)等。基本信息管理應具備實名制信息采集、身份識別信息采集、從業人員入職、從業人員離職等功能。薪資管理應具備勞務合同備案記錄、薪資發放登記等功能。誠信評價管理應具備人員獎勵行為記錄、人員不良行為記錄、黑名單共享管理、人員評價自動分析等功能。特種作業人員資格預警宜具備人員職業技能證書有效期預警、培訓等功能。人員定位管理宜具備提前設定危險區域、預警提示的功能,具有反映施工人員所在位置、工種、進入施工區域時間和停留時間的的功能。
房建工程應設置智能監測設備
按照新標準,智慧工地在安全管理和環境、能耗管理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
據介紹,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應包含安全方案管理、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設備安全監測管理、視頻監控管理、安全預案管理、安全應急管理、安全檢查管理、安全防范管理、安全教育管理、安全危險源管理等內容。其中,設備安全監測管理應具備機械設備操作人員身份識別功能;塔式起重機傾斜監測、超載控制和區域/群塔防碰撞告警功能;施工升降機運行狀態監測、超限預警、轎廂自動停止運行功能;架橋機、龍門吊運行狀態及故障信息進行實時記錄及歷史追溯功能;施工現場其他機械設備的安全監測功能等。
安全防范管理應具備人員安全行為識別功能,包括未正確佩戴安全帽、未穿反光背心人員進入危險區域、現場人員抽煙識別、夜間施工、現場明煙明火等場景智能識別;對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過載、跳閘、漏電、線纜斷開及電氣火災預警功能;主體結構可視化安全監控預警功能;智能廣播播報和危險提示的功能。
另外,環境與能耗管理應包含環境監測、能耗管理等內容。其中,環境監測應包含揚塵、氣候、污水、噪聲、車輛沖洗抓拍等監測。能耗管理宜包含節電、節水、節材、建筑垃圾分類等內容,宜包含建筑垃圾減量化。房屋建筑工程及有封閉圍擋措施的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包括橋梁、管廊、污水處理廠等)施工現場,應設置智能監測設備。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