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的城市街頭,除了炒板栗、烤紅薯等“冬日標配”外,部分商業街和學校附近,又新出現了秋冬圍爐煮茶的“翻新”——罐罐烤奶。下班路上喝上一杯熱騰騰的罐罐烤奶,也成為了不少年輕人的選擇。
罐罐烤奶的制作過程。
制作流程有趣且“真材實料”
罐罐烤奶的制作工藝并不復雜,需要準備的工具和材料也不多。大多數的攤位就是在一張小小的桌臺上,整齊地擺著幾個玻璃罐,分別裝著玫瑰花、紅茶、紅棗和黃冰糖,另一側是烤爐和瓦罐。
“雖然自己動手能力不行,但是可以看著店家制作,很有參與感。”正在一旁等待的張先生拿起手機拍照,本來是想嘗嘗鮮,看了制作過程后覺得挺有意思的,“看著烤奶慢慢加熱也很治愈。”
罐罐烤奶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全透明制作,經常會有不少路人停下來觀看攤主制作。只見攤主先將瓦罐預熱,放入茶葉炒香,而后加入黃冰糖炒至焦糖色。隨后加入一些準備好的茶水和牛奶,在加熱過程中不時攪拌,最后撒入玫瑰、紅棗等配料。一杯熱騰騰的烤奶便新鮮出爐了。
綠軸公園罐罐烤奶攤主李欣最初也是在網絡上了解到罐罐烤奶,之前主打鮮榨果汁、檸檬茶和手打冰沙。隨著天氣漸冷,就想著出些新品。前段時間在小紅書上看到罐罐烤奶,就決定選擇做這個。
李欣的小攤不大,操作臺上一次只能加熱兩個瓦罐。“雖然做得慢,但顧客圖的就是現做的新鮮感。”李欣一手攪動著牛奶,一手抓起一把紅棗放了進去。
與其他商家不同的是,李欣在小攤旁邊支了個帳篷,“里面充了暖氣,想著給大家提供一個可以坐下來喝茶的場所。”李欣一手端著烤奶,一手拉開帳篷,天還沒完全黑下來,里面已經坐了不少人了。
除了現場全透明的制作過程,罐罐烤奶另一個吸引人的在于其原材料健康無添加劑。戴喬平時很喜歡喝茶,還會和朋友一起擺攤賣小吃。在云南旅游時嘗到了罐罐烤奶,覺得很好喝,特意在云南學習烤奶的制作手藝。
大家認可,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原材料用得好。一杯里面會有大概兩包的生牛乳。戴喬剛出攤就已經聚集不少人,“我們在各個社交平臺都有群,每次出攤之前都會提前通知大家。”
網紅產品難長久?
罐罐烤奶里的生意經
隨著罐罐烤奶的火爆,如今在合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擺攤售賣。
擺攤前有的選擇在專門的培訓班上課學習,有的自己根據網上資料慢慢摸索。參與的人越多,罐罐烤奶的制作又沒有一定的標準,這也就導致市面上的罐罐烤奶良莠不齊,負面評價頻出。
戴喬是早批進入合肥擺攤賣罐罐烤奶的商家。“我們在合柴、廬州意庫、駱崗公園都做過,他們就要我們這個東西。”憑借著產品優勢,戴喬逐漸累積了一批客戶。“我們生意很好,有的點位一個下午能賣兩百多杯。”
在引進罐罐烤奶時,為了保證口感和利潤,戴喬特地改良了配方,將原來的滇紅改為了景德鎮的浮梁紅。“好的滇紅太貴了,我們又不想換成太差的茶,就專門去收了一批浮梁紅。口感偏甜,也很香。”
考慮到顧客的時間問題,戴喬還改良了沖泡方式。“我們現在還開了一個培訓班,可以向其他人分享成功的經驗。”
而李欣則是吸取了前人的經驗,在自己的一步步摸索中越做越好。“光是瓦罐購買了五六家,一個一個試,看會不會在制作過程中碎裂,多久出品一杯。”在自己的努力下,小攤的生意也越做越好。
除了擺攤,不少商家也開始和罐罐烤奶嘗試“跨界合作”。這不,就在瑤海萬達的盤盤烤第一連鎖店,在一個半月前就上新了云南罐罐奶茶。據商家介紹,“上新之后,店里生意好了不少。”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王書滸 文/攝 實習生 夏雨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