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年來,通用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已經開始改變傳統生產生活領域。中國科協常委、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10月22日在第二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主論壇上透露,訊飛星火明年在中文領域將超越ChatGPT,安徽正在建設對標最先進通用人工智能的算力平臺。
劉慶峰說,從去年11月30號OpenAI推出ChatGPT以來,應該說通用人工智能在全球掀起全新的熱潮。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專門提出我國要高度關注通用人工智能發展,不久前發布的關于2024年的十大技術進展,有七項和通用人工智能有關,在未來到2028年之前全球GDP預計通過本輪通用人工智能將會帶來7%的GDP的增長。
這一次通用人工智能為什么叫通用?劉慶峰介紹,這是因為通過對海量多元多模態數據,可以是文本、語音、圖像各種數據,送到統一網絡認證大模型,在統一的模型參數進行記憶學習和訓練之后,再通過人機協同的強化學習,就讓機器具備了跨領域的智慧涌現,一定意義上說相當于人類的觸類旁通。
科大訊飛根據ChatGPT首次發布給出48項主要能力,以及該公司人工智能開發平臺上根據這些團隊的需求包括新一代人工智能規劃,大概可以把當前的通用人工智能的能力概括七個維度:文本生成、語言理解、知識問答、邏輯推理、數學能力、代碼能力、多模態能力。有了這些能力,可以看到和實現信息分發獲取模式的重大變化,可以革新當前內容生產模式,可以實現人機的全自然的交互,從而推動IT產業發展以手機為代表的第五次浪潮向萬物互聯更快帶來。因為這樣方方面面帶來的變化,本輪通用人工智能在人類歷史上的意義相當于PC和互聯網的誕生。
在今年9月下旬黨中央國務院專門召開新型工業化的會議,李強總理在會議上專門引用第三方的分析說,有第三方機構認為本輪認知大模型通用人工智能是近幾十年來最具顛覆性的技術革命,將會重塑產業形態和競爭格局,可以看到重大意義。在這中間科大訊飛承載了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研究中心以及全國重點實驗室,都是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一起承建的。今年5月6日,科大訊飛發布星火認知大模型;6月9日、8月15日兩次升級,9月5日對全民開放使用,目前用戶數已突破1000萬。
在介紹中,劉慶峰現場展示了訊飛星火和ChatGPT對比評分表格。他回憶,當時在啟動訊飛星火研發時,就和中國科學院人工智能產學研創新聯盟,和長三角產業鏈聯盟,還有很多大學、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同制定本輪通用人工智能七大能力,481項測評任務按照測評方式,每一次測評數據都是隨機動態的,根據用戶使用挑選。今年8月17號的測試結果,訊飛星火已經和ChatGPT在某些方面相近。
劉慶峰表示,接下來,訊飛星火要發布3.0,中文上要全面超越GPT3.5,認知大模型要向全世界學習知識,明年也制定了明確對標GPT4的計劃。在安徽,科大訊飛正在建設對標GPT4.0的算力平臺。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郜征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