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聚沙成塔”,合肥敢投、早投、會投,奠定了如今國內新型顯示第一城的基礎。9月21日上午,作為2023世界制造業大會重要活動之一的2023新型顯示產業大會,在合肥天鵝湖大酒店舉行。工信部賽迪顧問發布《2023中國新型顯示十大城市及競爭力研究》報告,合肥居中國新型顯示十大城市及競爭力第一名。大會上,合肥市新型顯示產業協會正式揭牌,20家行業優秀企業獲表彰。
新型顯示十大城市合肥居首
2008年,經濟危機蔓延全球,也是在這一年,合肥獨具慧眼拿出全部家底投資了京東方,成為國內城市投資戰新產業的生動故事。15年后,伴隨著中國在全球面板制造產能中占比超過50%,合肥的新型顯示產業競爭力也攀升至國內第一位。
工信部賽迪顧問在21日大會上發布《2023中國新型顯示十大城市及競爭力研究》報告顯示,1920年全球初代顯示技術萌芽,100多年后的今天,以LCD、OLED為主導,Mini/Micro LED、量子點顯示、噴墨打印、3D顯示、激光顯示、電子紙等多種顯示技術競相發展的U盾多元化顯示格局加速形成,目前在超高清顯示、折疊智能手機、車載顯示、虛擬現實等領域,全球競爭正在加劇。
這一百年歷程中,中國在顯示產業中快速崛起。到2020年,全球面板制造產能向中國加快轉移,我國LCD產能占比2020年達到50%,截至今年這一份額還在持續增長,而在2005年時,中國面板制造產能只占全球的5%。
在國內,各地全方位生態競爭逐步展開。據統計,2022年,廣東、安徽、四川位居國內新型顯示產能前三位。廣東已量產G8.5/8.6LCD產線4條,G10.5代線3條,是國內年產能唯一超過6000萬平方米的地區。安徽、四川分別在高世代線、柔性AMOLED領域引領國內發展。截至2022年,廣州市在面板制造產線簽約投資額最高,接近2000億元;深圳、武漢、合肥、廈門分列2~5位。
同時,賽迪顧問還發布了新型顯示十大城市及競爭力榜單,評估指標體系覆蓋新型顯示產業競爭力所包含的全部內容,能夠說明各地在產業綜合、研發創新、產業成長、市場拓展、未來發展等各環節的水平程度,綜合反映了各地新型顯示產業競爭力的大小。
在2023中國新型顯示十大城市中,合肥排名第一位,深圳、成都、廣州、武漢分列2~5位;廈門、重慶、北京、綿陽、蘇州分列6~10位。
全產業鏈支撐有力
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背后,是合肥不斷健全完善政策、金融等支撐體系的努力。
合肥充分發揮國有資本引導撬動社會資本投資重大項目建設,實現技術和產能的突破。合肥市通過產業基金與京東方合作,以“國有資本投資入股—通過資本市場退出—循環再投入”的形式,帶動社會資本高強度投資京東方為龍頭的新型顯示產業,先后建設了京東方6代線、8.5代線、10.5代線,實現了新型顯示產業的跨越趕超。
合肥市政府相繼制定出臺了針對產業鏈關鍵項目、研發平臺建設、固定資產投資、技術改造、人才培養引進、投融資、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廣、項目推進等領域的系列政策,對引進的重大項目和大型企業實行“一事一議”優惠政策,優先在計劃安排、土地儲備、用地預審、土地供應等方面給予支持,對獲得國家經費支持且能在本地產業化的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項目,按照一定比例給予配套補助,支持比例達50%。
產業基金方面,合肥還探索設立投資促進基金,用于招引基地龍頭企業。金融產品方面,通過“信易貸”“政信貸”“成長貸”“信??熨J”等適應科技型企業“輕資產、高成長”特點的一系列專項產品,為產業基地重大項目建設提供獨特的科技金融解決方案。(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郜征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