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合肥供電公司首次通過400伏低壓不停電作業方式,完成瑤海區華府嘉園小區的電力線路改造工作,全過程用戶“零感知”完成電力升級。根據計劃,合肥供電公司將在本次作業成功基礎上,逐步在重點區域推廣低壓不停電作業。今年底,合肥“零計劃停電”示范區面積將拓展至178平方公里,區內供電可靠性將達99.99%。
當日上午9點30分,線路改造作業正式開始。工作班成員卞焰豪單人登上特種作業車的車斗,通過遙控器,精準控制車斗升至12米高空、緩緩接近低壓線路。另外一位同事配合卞焰豪進行作業。兩人依次對居民樓前的兩條低壓進戶線進行絕緣遮蔽、拆除等工作。
“我們在巡視發現本單元低壓下戶線存在著絕緣老化現象,今天計劃將完成線路改造。”合肥供電公司瑤海供電服務中心的工作負責人劉永保介紹,通常低壓線路改造采取停電作業方式進行,全過程需要停用負荷半小時以上。為了減少對住戶供電影響,他們將首次采取低壓不停電作業方式進行升級改造。
“提起不停電作業,大家都會想起近百米高空線路‘行走’,其實這些都是高壓不停電作業方式,今天進行的則是400伏以下電壓等級的低壓帶電作業。”據合肥供電公司配網運營中心專責朱方方介紹,雖然電壓等級低,但作業難度系數卻并不小,“一方面低壓線路的電流較大,存在著電弧傷害風險,同時現場線路密集,作業空間狹小,對工作人員的技術也提出新要求。”
“高壓和低壓不停電作業的裝備也不太一樣。高壓不停電作業裝備要求絕緣性能好,低壓不停電作業裝備則對阻燃性能提出高要求。”朱方方說,當日作業人員穿戴的工作服、安全帶、絕緣手套均具備阻燃功能。安全帽看起來像摩托車頭盔,起到全封閉防護遮蔽作用,防止電弧傷害。
當日上午近11點,低壓線路改造工作順利完成。升級后的線路由過去25平方毫米線徑的塑鋁線,更換為供電能力和可靠性更高的70平方毫米線徑絕緣導線。根據計劃,合肥供電公司將在本次作業成功基礎上,逐步在重點區域推廣低壓不停電作業。
近年來,中壓發電車、雙臂機器人等先進裝備在合肥電網不停電作業中相繼落地。合肥供電公司省內率先建成“市縣一體”不停電作業基地。據統計,今年以來合肥電網開展不停電作業5824次,采用中壓發電車進行保電180次。
2021年11月,合肥“零計劃停電”示范區正式建成,涵蓋城市二環內、濱湖核心區的49平方公里區域,約33.21萬戶用戶、763條配網線路。合肥供電公司配網運營中心主任宋光明介紹:“今年底,示范區面積將拓展至178平方公里,區內供電可靠性將達99.99%。除設備突發故障之外,區內相關工作將全部通過不停電作業、負荷轉供等方式完成,確保不影響線路持續供電。”(李巖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