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強軍事業,需要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接續奮斗。希望你們鑄牢忠誠品格,刻苦學習訓練,錘煉過硬作風……”日前,在鳳臺縣精忠中學新生國防教育第一課上,習近平總書記給安徽省潛山野寨中學新考取軍校20名同學的回信,成為師生學習的重要內容。
在鳳臺縣精忠中學,有一支由18名退役軍人組成的專門從事國防教育的教官團隊。他們雖然都曾服役于不同的部隊、不同的軍(兵)種,但在返鄉后,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在校園這方熱土上迸發光與熱。
2016年7月,在部隊里服役了16年的孫松和朱廣標光榮退役,回到了家鄉淮南。當年9月,兩名退役軍人走進了當地的一所民辦學校——鳳臺縣精忠中學,開啟了新生軍訓工作。
精忠中學創辦于1937年的烽火歲月,當年高舉教育救國的旗幟,開創了鳳臺地區中等教育的先河,并向抗戰一線輸送了大批英才志士,享譽江淮,后幾度停辦,2000年重新復校。
“復校后,我們一直秉持精忠報國之志,培養學生崇軍愛國之情操。學校聘用退役軍人進校園擔負在校學生的日常管理,不僅能默默地影響孩子的生活和習慣,更能促進學校國防教育常態化。”精忠中學校長岳大志對記者說。
繼孫松和朱廣標之后,在部隊服役12年的三期士官李修連、服役5年的一期士官閃射、李克水等退役軍人也接踵而至。一個建制完整、制度完善、紀律嚴明、素質過硬的教官團隊,成為淮南教育中一面特色鮮明的旗幟。
“生活用品要擺放整齊劃一,被子枕頭要疊放整整齊齊……”“嚴禁著裝不規范,嚴禁抽煙、打架、飲酒等不良行為……”在精忠中學國防教育科辦公室里,一項項制度條款格外顯眼。
每天清晨天剛蒙蒙亮,一聲哨響準時劃破天空,喚醒精忠中學的學子們。教官一邊用喇叭提醒學生,一邊引導學生有序下樓、出操。
教官團隊擔負著學校國防知識教育、常態化基礎軍事訓練、后勤生活保障以及宿舍日常管理等工作。孫松告訴記者:“學校按照部隊的內務管理模式,在每個寢室設有寢室長,每層樓設立了總寢室長。”
“教官的一言一行深深影響著我,也讓我有了一個大學畢業后入伍參軍的夢。”現就讀皖西學院的大三學生李旭生參加校學生會主席競選成功,并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說,很懷念在精忠中學的學習時光。
在精忠中學圖書館國防教育專區,《中國退役軍人》《中國雙擁》《解放軍報》等國防軍事類報刊十分顯眼。行走在校園里,“立志成才,精忠報國”“勿忘國恥,奮發圖強”等特色鮮明的主題標語不時躍入眼簾。
為將愛國擁軍這一理念體現在細微之處,精忠中學對現役軍人、退役軍人等優撫對象子女在校就讀實行優先制度,對心懷參軍夢、軍校夢的學生,采取一生一策,組織各科優秀教師單獨對他們進行義務輔導,每年都有一批學生考入理想的軍事院校,一些學生大學畢業后走進軍營獻身國防事業。
“鳳臺縣精忠中學圍繞國防教育和雙擁工作推出的一系列創新舉措,不僅為18名退役軍人搭建了一個施展才能的平臺,更深深地影響著一批批青少年學生,讓他們從小樹立報效祖國的理想。”淮南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永忠說。(記者 柏松 通訊員 徐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