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召開的合肥市優化用水用氣營商環境白皮書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龍河口引水工程預計今年11月完工,合肥市民將喝上萬佛湖的水。與此同時,眾興水廠項目和七水廠三期項目也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預計2025年竣工投用。屆時,該市安全供水格局將進一步優化、城市保障能力將進一步提高。
記者在《合肥市優化用水營商環境白皮書》(2023版)中看到,為了保障合肥市民用水安全,該市先后建成投用了合肥水廠、二水廠、三水廠、四水廠、董鋪原水廠、五水廠、六水廠、七水廠、八水廠等多個供水項目,同時持續推進供水廠網建設及更新改造。為進一步開拓多水源取水格局,合肥將繼續實施淠水入肥的基礎上,完成駟馬山灌區江水西引工程,加快建設龍河口水庫引水工程,全力推進引江濟淮工程建設,實現“四水匯肥”,保障城鎮居民的安全飲水,滿足河道生態基本需求,促進河湖水體有序流動。屆時,引江濟淮工程可以增加派河生態流量,通過董鋪、大房郢水庫優化調度和淠河灌區、駟馬山灌區水量調配,在干旱季節可以為南淝河、十五里河補水“洗澡”。
今年6月,合肥市六水廠提升改造工程竣工。在原常規處理供水60萬立方米/日的規模上新增30萬立方米/日常規處理、90萬立方米/日深度處理和生產廢水收集調節設施。據悉,該工程采用“常規處理+深度處理”工藝,通過臭氧、活性炭的深度投加處理,大幅提升多項水質指標的保障能力,同時延長全流程處理工藝,增加多道工藝屏障,進一步改善飲用水口感,實現水質水量雙提升。合肥市還在積極開拓新水源,加快建設龍河口引水工程。據介紹,該項目調水起點為舒城縣龍河口水庫(六安萬佛湖),距取水口18.52千米處設置舒城縣分水口,后引水至肥西縣磨墩水庫中轉調蓄,經磨墩泵站加壓,與配套原水管連接,引入合肥市七水廠和八水廠。按照計劃,該項目預計今年11月建成,屆時,合肥市將每年新增1.2億立方米原水,徹底改變該市飲用水源相對單一的補給歷史,大大提高城市供水保障能力。
合肥市還在建設眾興水廠項目和七水廠三期項目。合肥市還將陸續啟動五水廠三期、巢湖三水廠二期等項目,謀劃八水廠二期、新民壩水廠等項目,同步持續推進管網更新,預計“十四五”末,該市日供水能力將增加100萬立方米以上。
(合建宣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