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血脈永賡續 ,革命精神代代傳。8月17日,記者獲悉,8月15日上午8點,一場莊重簡樸的革命遺物捐贈儀式在界首市文旅體局一樓大廳舉行。捐贈者是從山西省遠道而來的李輝敏一家人,他們帶著父親李志賢的50件/套革命遺物不遠千里來到界首,為的不僅僅是捐贈這些珍貴遺物,更是帶回父親對家鄉的牽掛和思念。
李志賢1925年4月出生在界首市磚集鎮小李莊,1946 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華東野戰軍歷任戰士、班長、排長、連長、教育參謀、偵察參謀等職,194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中,先后參加過魯南、濟南、淮海、渡江、渡海等戰役和戰斗近20余次,小的戰斗更是不計其數,他英勇作戰,多次負傷,九死一生,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四等功一次、模范表彰一次。
全國解放后,李志賢于1951年調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部隊工作,1955 年被授予大尉軍銜,1962 年晉升少校軍銜,2007年4月去世,享年82歲。軍人生涯中,李志賢曾獲得“淮海戰役紀念章”“渡江戰役紀念章”,1956年3月被國家授予“解放獎章”。他用一生投身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捐贈儀式上,工作人員打開一個厚重的皮箱,里面整齊擺放著李志賢同志留下的文字資料、證件、軍功章、軍旅大衣等遺物。長子李輝敏將李志賢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任命書鄭重地交到界首市文旅體局工作人員手中,代表著交接正式完成。
李志賢長子李輝敏表示:“能為家鄉做些事,一直是我父親和我們的一個心愿。這次我們捐贈父親的遺物包括文字資料,證件、軍功章,圖片和實物等四大部分,共五十余件。這些實物代表了父親革命一生的紅色歷程,承載和展示了父親奮斗的精神品質和追求。 我們全家人都一致同意把父親的東西捐贈給家鄉界首博物館。“李輝敏告訴記者,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以嚴謹求真的態度接收和保管父親的遺物,讓他們子女也感到安心,放心。希望像父親這樣在本土生長出來的普通人的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得以更好地傳承。
文物見證時代風華,文物傳承燦爛文明。界首博物館負責人表示,李志賢后人捐贈行為體現了他對家鄉人民熱愛的表達和對文化的傳承。我們一定將這些實物妥善保護好,利用好,把革命精神宣揚好,傳承好,讓其在愛國主義教育、黨史教育和社會教育活動中發揮應有作用,不辜負老人及家屬的厚望,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里代代相傳,發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靜文 通訊員 聶洪斌 張銳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