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孝口臨時停車場為市民提供便利
隨著城市發展和汽車保有量不斷激增,城區停車難問題一直是市民關心的痛點和熱點。合肥通過老舊廠房城市更新、儲備空置用地改造臨時停車場、推進停車資源開放共享等手段,想妙招出實招對癥下藥,因地制宜探索破解“停車難”路徑。2023年截至7月底,合肥市市區新增城市停車泊位數67718個,其中公共停車泊位數16158個。
老廠房更新“騰籠換鳥”應對停車難
在文曲路與云飛路交口,高新·創新谷項目正打造充滿活力、開放共享的“總部經濟”,華麗變身為新一代科創社區,預計2023年產值將達7億元以上。
高新·創新谷所在地原為存在多年的老舊廠房,占地面積約40.5畝。本著加強土地集約利用、盤活閑置土地原則,高新區對該地塊進行了回收,通過“騰籠換鳥”進行改造,助推老廠房煥發新活力。
由于緊鄰高新區管委會,周邊上市公司、科創園區云集,高知人才匯聚。為了滿足日益增加的停車需求,在改造項目實施初期,就結合原有老舊廠房特點,提前規劃了一個大型的停車場,進一步完善園區功能。
結合“多層地表”的設計理念,新建了一面積達1.4萬平方米的共享交流平臺,為科創企業提供室外交流與休閑空間;同時,將平臺下方及整個建筑的一樓改造為公共停車場,可停放399輛車。
記者探訪見到,停車場建筑內部空間寬敞通透,貼有醒目地面導引標識,彰顯人性化。該停車場一大特點是在頂部開辟出大面積綠地空間,又專門設置了一批大小各異的采光井。“不僅提升了采光照明效果,而且24小時實現空氣流通,在炎熱夏季都不用開通風機,保持場內舒適度,為車主們帶來良好體驗。” 合肥高新股份有限公司產業發展部業務主管臧磊介紹。
“這個停車場使用感真不錯。”合肥飛友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監羅兵表示,企業是今年剛搬到園區的,開車上下班有近百人,作為敞開式停車場,從規劃建設到服務都讓人滿意。后面入駐的企業會越來越多,可以給大家帶來方便快捷,保障出行需求。“過去,園區無地下停車場、無公共交流空間和公共配套,嚴重影響城市形象,也與周邊城市發展格格不入。”臧磊表示,地塊回收后從停車場等空間進行更新,重點打造現代科創園區。下一步,停車場還有50個車位預留了充電樁位置,即將進場完成設備安裝,以后讓新能源車主到園區停車充電更方便。根據合肥市便民停車行動方案,高新區2023年任務數為新增城市停車泊位12000個,其中公共泊位763個。截至目前,已新增城市停車泊位12452個、其中公共停車泊位8632個,均已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同時,充分挖掘停車資源,完成望江西路與楓林路交口蜀西停車場建設、基本完成彩虹路東延停車場建設,為野生動物園周邊、蜀山森林公園周邊新增停車泊位約900個,有效緩解了相關區域停車難問題。
鬧市區儲備空地改造為臨時停車場
一環內老城區可謂“寸土寸金”,尤其是城隍廟、三孝口等商圈,由于場地限制,過去在鬧市街頭找停車位并非易事。
今年正式開放使用的三孝口臨時停車場,則為市民開車出行至此帶來便利。三孝口臨時停車場位于蒙城路與安慶路交口東南角,原本這里是一塊占地面積為9769平方米的儲備空置用地。
因城市規劃等種種原因,致使該地塊一直處于閑置狀態。由于閑置時間過長,加之周邊地鐵項目的建設,導致該區域內堆積了大量的生活和建筑垃圾,嚴重影響了市容市貌,垃圾堆積更是滋生了大量的有害蚊蠅,也給周邊居民生活帶來了滋擾。
為進一步推進停車資源高效利用,經研究,由廬陽區國投集團負責將該地塊改造成臨時停車場。該停車場于2022年12月完工,今年正式對外運營開放。停車場建成后,目前配置了254個停車位,能有效地緩解三孝口周邊居民及辦公寫字樓用戶、城隍廟游客等的停車難問題。
正在停車的車主吳先生告訴記者,以前到三孝口和老博物館這邊,一般不愿意開車。“找停車位實在是太麻煩了,高峰期經常是急得一頭汗。現在就好多了,新停車場很大,收費也不算貴,旁邊還有洗車設備,方便實用。”
“三孝口臨時停車場運營以來,日均機動車出入量達300臺次以上。停車場執行政府指導價,附近的居民也可以辦理月卡。”廬陽區住建局交通科工作人員李季介紹,停車場也適時推出了一些優惠政策,比如新能源汽車可以一天免費停兩次,一次不超過5小時,以及中、高考期間憑準考證可免費停車愛心惠民活動等,獲得了周邊老百姓的一致好評。
截至7月底,
市區新增停車泊位67718個
民有所呼,政有所向。根據10項暖民心行動要求,合肥市城鄉建設局作為牽頭單位,近年來積極會同市、區相關單位積極推動便民停車行動各項工作落實。
截至2022年底,全年建成城市停車泊位90311個,其中公共停車泊位27392個;盤活共享停車泊位5000個以上;完成停車設施普查,為市區公共停車場專項規劃及公共停車場建設提供指導性建議。
今年2月,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將合肥市軌道交通2號線東一環路站P+R停車場、皖能大廈停車樓、杏花公園地下停車場、瑤海區第三十八中學地下停車場作為典型案例編入了《安徽省城市便民停車》宣傳冊,予以推廣。
為進一步推進合肥便民停車行動,按照2023年便民停車行動方案,本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主要包括全年新增城市停車泊位10萬個,其中公共停車位14400個;編制完成市區公共停車場專項規劃,修訂配建指標;加強智慧停車管理,盤活共享停車泊位5000個等。
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城建處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市區新增城市停車泊位數67718個,其中公共停車泊位數16158個。已有省科技館、民生大廈、蜀山區法檢兩院等137家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向社會開放共享停車場,釋放停車泊位達2.61萬余個。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吳奇/文 高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