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有善育”事關千家萬戶和民族未來。“安心托幼”作為全省10項“暖民心行動”之一實施以來,池州市通過建設普惠托育服務機構、補齊小區嬰幼兒托位和學位、推進托幼一體化建設、提供幼兒園延時服務等舉措,著力解決嬰幼兒入托難、公辦園入園難、家長按時接娃難等“三大難題”,千方百計豐富小朋友的園內生活,向老百姓交出了一份暖心答卷。據悉,該市今年公辦在園幼兒占比將達到60%以上。
池州市貴池區幼兒園延時服務課
池州市貴池區幼兒園游戲活動課
延時服務解決家長“煩心事”
自池州市教體局發布《致全市學前幼兒家長的一封信》以來,該市幼兒園延時服務深入人心,參與率持續上漲。2023年春季學期,該市175所幼兒園“一園一案”,開設繪本閱讀、趣味足球、花樣跳繩、建構游戲、角色游戲、快樂騎行、陶藝手工、開心農場等30余項延時游戲課程,共有兩萬多名幼兒參加,實現了有需求的幼兒全覆蓋。
“我是一名城鄉公交車司機,壓根沒時間接送孩子。”提起“接娃難”,池州市貴池區殷匯鎮舊溪村村民方均晴有一肚子怨言,為了帶孩子,他的妻子甚至放棄了工作。“不過,現在有了幼兒園的延時服務,就方便多了。我妻子又回到了工廠上班,現在我們夫妻倆上班、帶娃兩不誤。”“延時服務不但解決了‘接娃難’問題,也增加了孩子與同齡人的交往時間。”一位家長拿出孩子在延時班上制作的手工畫向記者展示,她的孩子在延時服務課上最感興趣的是創意美術。“在延時服務中,老師發現孩子們對小蝸牛很感興趣,就從尋找蝸牛開始,鼓勵孩子們通過觀察、討論、查閱資料,用自己的方式把蝸牛‘留’下來。”
從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池州市貴池區幼教集團平天湖幼兒園每天下午放學以后就開始延時服務,繪本閱讀、藝術創作、音樂律動、體能運動、建構游戲、戶外自主游戲……“延時服務課程十分豐富,幾乎天天不重樣。”據園長方玉花介紹,該園根據城鄉結合區特點,制定了專門的延時服務工作方案,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同時結合辦學特色,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我們把這些富有特色的游戲活動融入延時服務中,最大程度地激發孩子們的興趣。”
行走的戶外課堂是池州市直幼教集團三臺山園的特色延時服務。該園充分利用周邊自然環境資源——三臺山公園,打造“行走的戶外課堂”,鼓勵幼兒親近自然、感受自然、探索自然,讓教育真正融于自然之中。在月亮湖園開辟“一畝農田”,由老師指導孩子們播種、收割麥子,感受豐收的喜悅。師生們一邊干活一邊唱羅城民歌,甚至還討論“等磨出面粉,食育課上是包餃子還是做面包”。除了農田,該園還開辟了“一米菜地”,根據節氣種植不同的蔬菜和糧食,老師們帶領孩子們在實踐操作中進行勞動啟蒙教育和食育教育。
池州市直幼教集團月亮湖幼兒園的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收麥子
池州市貴池區幼兒園平天湖分園游戲活動
暑期托管解決家長“看護難題”
目前正值暑期,不過,池州市貴池區殷匯鎮滄埠村村部的灌口幼兒園并沒有“打烊”——老師們正在帶著暑期托管小班的孩子們做橡皮泥手工游戲。“幼兒園開展的暑期托管服務太及時了!”當地村民楊超告訴記者,她家有兩個孩子(大兒子四歲,小女兒兩歲半),她和孩子爸爸都在上班,家里老人照顧孩子比較吃力。“現在把孩子們托付給幼兒園,我們就能安心各自做事了。另外,小女兒9月也要上幼兒園了,正好可以提前適應幼兒園生活。”
據了解,灌口幼兒園現有幼兒71人,涉及周邊滄埠、長莊等7個行政村。這個暑假有44名在園幼兒主動報名參加了暑期托管班,另有3名即將入園的新生也加入了暑期托管行列。“像我們這樣的鎮村,留守兒童居多,他們的暑期看護是許多農村家庭的頭疼事,特別是防溺水方面。一到放假,孩子們在村里到處亂跑,大多數農村老人體力精力有限,有時管護不到位,孩子就有可能偷跑到水塘等有安全隱患的地段玩耍,發生溺水事故的幾率較大。”據灌口幼兒園園長張君君介紹,該幼兒園所在的殷匯鎮涉水區域非常廣,僅水塘就有256個,防溺水工作難度很大。“暑期防溺水工作做得再實再細,也比不上把孩子放在幼兒園放心。因此,‘暑期托管’對于解決農村地區幼兒暑期‘看護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包括小學低年級孩子,我們也希望能來暑期托管班,由我們看護,讓家長安心。”
為了讓孩子們暑假生活過得豐富多彩,灌口幼兒園將這47個參加暑期托管班的孩子分成小、中、大3個班級,并從健康、語言、科學、社會、藝術五大領域進行全面細致的規劃,每個托管班門上都貼有保教工作計劃表,包括一周的課程、活動、教學重點等事項。“每次家長們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暑期托管班學會了‘穿衣吃飯’‘花樣籃球’等新技能,都會向我們的老師表示感謝。”張君君說。
據悉,為幫助家長們減輕暑期“帶娃”的壓力,池州市共有80所幼兒園在今年暑期開展了幼兒托管服務,服務幼兒5373名,有效緩解了城鄉幼兒家長的暑期“帶娃”“看護”難題。
池州市直幼教集團翠微苑幼兒園游戲活動展示
池州市直幼教集團翠微苑長江南路園游戲活動
25%幼兒園開設2~3歲托班
連日來,天氣持續高溫,新建成的青陽縣第五幼兒園內正在緊鑼密鼓開展環境創設和室內環境檢測等開學前準備工作。該幼兒園位于青陽縣蓉城鎮碧桃路和蓮花路交口處,用地面積18.23畝,總建筑面積約6556平方米,預計設置15個教學班。作為青陽縣2023年教體系統重點工程之一,該園秋季正式招生后,將滿足青陽縣城區東片周邊幼兒就近入園需求,有效解決適齡兒童‘入園難’問題。
據池州市教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自開展“安心托幼”行動以來,持續擴大普惠托育服務供給,今年新建、改擴建6所公辦幼兒園,新增公辦園學位1980個,完成省定年度目標任務的273%。按照計劃,該市直幼教集團伊美幼兒園、東至縣敬慈幼兒園、青陽縣第五幼兒園這3家新建園將在今秋正式開門迎新。屆時,該市公辦在園幼兒占比將達到60%以上,“入園難”問題將得到緩解。另外,池州市今年還新建成4個示范性托育服務機構,25%的幼兒園開設了2~3歲托班。
“甜甜寶貝,用力吹,你能把氣球吹得跟別的小朋友一樣大。”“浩浩寶貝,不要怕,再用力吹,你的氣球不會爆,老師看著呢。”帶幼兒做感統游戲——吹氣球,是池州市直幼教集團長江南路幼兒園托幼班老師陳皓的必修課。該園去年秋季開設小托班,目前一共有16名孩子,最小的孩子2歲6個月。“剛開始很多家長都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但僅僅一周時間,家長們就紛紛表示來對了、放心了。”據該園保教主任朱蕾透露,主要原因是家長看到了孩子在小托班的變化。
“兩至三歲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容易產生疲勞,所以我們在小托班配備2名教師、1名保育員,教師同時持有育嬰師證,可以在照顧好孩子們衣食起居的前提下開展靈活性教學。”朱蕾告訴記者,該園采用“動靜交替、保教融合”的方式,通過觀察和追隨孩子需要,幫助他們在寬松的氛圍中盡可能展開自我服務,發展動手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還支持孩子自由奔跑、跳躍,發展他們的大肌肉動作;鼓勵他們涂鴉玩色、自由閱讀,培養他們的專注力和創造力。”
青陽縣幼兒園延時服務課
青陽縣幼兒園游戲活動課
教育幫扶計劃促進學前教育普及
“以前,我的孩子不太愿意上幼兒園,就想和奶奶在家呆著。”青陽縣酉華鎮藍天翔幼兒園是所民辦園,家長李秀蘭一直很頭痛孩子不愿上學的情況,但通過池州教育系統的“幫扶”計劃,她明顯感覺到了孩子的變化。“現在孩子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吵著要去幼兒園,說幼兒園的許多游戲真好玩。今年‘三八’婦女節,他還和老師合作,動手做了張漂亮賀卡送給我!”感同身受的還有許多受幫扶園的園長和教師,“這樣的‘幫扶’是實實在在的真幫扶、實提高,我們的專業進步看得見摸得著。”
據介紹,所謂“幫扶”計劃,是2021年池州市啟動學前教育保教質量整縣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的重要舉措之一,其中青陽縣是實施的第一站。在池州市教體局統一安排部署下,該市市直幼教集團及21所優質園一對一結對幫扶青陽縣和九華山29所幼兒園。據池州市教體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創新舉措很快得到全市各級各類幼兒園的積極響應,“特別是一些優質民辦園所,迅速行動起來,共同交出了一份不負重托的‘池州學前教育答卷’——硬件設施達標、園務管理規范、保教質量提升、師資力量加強。青陽縣當年便順利通過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國家級督導評。”
為滿足人民群眾由“有園上”到“上好園”的迫切需求,2022年10月,池州市教體局成立了市學前教育指導中心,組建了市首屆學前教育專家指導組,中心定期調度24位專家組成員以調研、督查、專題講座等形式,指導各園遵循教育規律和幼兒成長規律,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組織好幼兒一日活動、延時服務活動以及暑期托管活動,不斷提升保教質量,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2022年底,該市又遴選30所優質園幫扶東至、石臺58所薄弱園。按照計劃,該市將啟動第三輪整縣幫扶貴池區薄弱園工作,聚力縮小學前教育城鄉間、公民辦間差距,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 通訊員 唐馥嫻 胡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