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8月3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2年6月,省政府印發《創業安徽行動方案》,推出“皖創22條”政策舉措。一年來,創業安徽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2022年以來,共支持科研人員創業者1.9萬人次,2023年1~6月,全省開展各類創業活動2800余場,累計參與20余萬人次。
支持高校畢業生等創業者20余萬人次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王煒在發布會上介紹,一年來,安徽通過一系列舉措,構建了高效協同、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級各部門工作整體性、協同性、系統性思維愈發深入,安徽的創業共識更強了。
一年來,安徽加速激發市場主體新活力,聚焦高科技領域創業,聚焦“四新”經濟領域創業。2022年以來,共支持科研人員創業者1.9萬人次,其中高層次創業團隊2000余個。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領域開工建設超50億元項目38個。
支持鼓勵重點群體創業,我省開展“百萬大學生興皖”行動,出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若干措施、支持高校畢業生筑夢江淮若干措施等。2022年以來支持高校畢業生、返鄉人員、退役軍人等創業者20余萬人次。截至2023年6月底,全省共有各類市場經營主體771.2萬戶,其中企業227.8萬戶,分別增長11.8%、12.4%;截至2023年7月底,全省共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740戶,爭創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97戶,數量居全國第八。
去年全省新增培育省級創新創業孵化載體255個
強力構建平臺支撐新引擎,安徽的科技賦能更足了。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 2022年,全省新增培育省級創新創業孵化載體255個,爭創國家級創新創業孵化載體35個。全省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6300余家,新增國家企業技術中心4家。深入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安徽建設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130個,其中入選工信部試點示范36個,羚羊工業互聯網獲評全國工業互聯網年度最佳平臺。全省科技創新勢能加快向發展動能轉化,區域創新能力居全國第七位,為創業者提供了強大科技引擎。
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近三成
創業離不開金融支持。積極拓展融資扶持新路徑,我省積極打造“基金叢林”。組建安徽省“三重一創”產業發展二期功能基金,設立覆蓋十大新興產業的主題母基金,組建雛鷹計劃專項基金、新型研發機構專項基金、省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和省級種子基金二期,打造3000億元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基金叢林。深入開展“十行千億萬企”融資專項行動等,截至6月底,全省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7.45萬億元,同比增長15.8%,連續7個月位列全國第一,其中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1萬億元,同比增長29.5%。
助力企業上市掛牌,我省還實施企業上市“迎客松行動”計劃,截至2023年7月27日,全省境內上市公司總數172家,居全國第七位、中部第一位。
民企評營商環境安徽排名第八
多元提升創業服務新效能,安徽的營商環境更優。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一年來,我省深化服務體系改革。持續優化市場準入機制,實施企業開辦提升行動。強化創業培訓服務,2022年以來,我省共開展馬蘭花培訓、“創業安徽訓練營工程”“未來新徽商特訓營”“新徽商培訓工程”“創谷成長營”“周六創業課”等各類創業培訓24萬人次。
開展創業多元活動,我省成功舉辦2022年全國“雙創”活動周合肥主會場活動,聯合舉辦首屆創業安徽大賽等系列創新創業大賽。2023年1~6月,全省開展各類創業活動2800余場,累計參與20余萬人次。在“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調查中,我省從全國第16位躍升至第8位。(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