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首批“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校”授牌儀式在合肥市青年路小學舉行,儀式結束后,青年路小學師生代表走進軍民共建單位安徽省軍區某通信中隊,觀摩中隊榮譽室,聆聽精武故事,感悟榜樣力量。今年初,該通信中隊被軍委國防動員部黨委批準授予集體一等功,安徽省軍區黨委隆重舉行通信中隊慶功授獎大會,并作出向通信中隊學習的決定。
血脈傳承“永不掉線”
“工號牌,是獨立執勤的象征。今天,我把它交給你。”2022年12月1日,在通信中隊退伍老兵歡送會上,工號牌交接儀式與向軍旗告別儀式同步進行。接過老班長的工號牌,上等兵王璐信心滿滿。這一幕是中隊傳統,也是血脈傳承。
通信兵是技術兵種,中隊技術骨干不僅有獨立的“工號牌”,還有各自的專業訓練、故障排除心得筆記本,被官兵視若珍寶。2020年,原無線分隊長張付勝轉業,他把當兵16年來壓箱底的訓練秘籍整理出來,毫無保留交給接班人呂曉琳,并帶他反復講演,還反復詢問“我講清楚了沒有、你學會了沒有、我再教你一遍?”
“有一次我獨自值班,突然接到上級指令,要求迅速完成一項陌生業務,當時我慌了,后來想起機房有老班長留下的‘傳家寶’,趕緊查看,果然找到類似解決方案,讓我順利完成任務。”現任無線分隊長呂曉琳說,這樣“傳家寶”在中隊還有不少,都是一代代業務精英的智慧結晶。
官兵有信仰,連隊有力量。該中隊原政治指導員潘悅告訴記者,回望中隊70多年光榮史,黨支部一班人堅定傳承:用強軍思想聚魂、使命任務聚心、光榮傳統聚氣,把官兵團結成一塊精神整鋼,像英雄前輩那樣,做讓黨放心的千里眼、順風耳。近年來,中隊先后獲得全國級榮譽2項、戰區級榮譽3項,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集體二等功1次,在新征程上不斷書寫新的輝煌。
全時待戰“永不掉線”
“要心細,不能出錯!錯一個碼,沒準就會對未來戰場產生重大影響。”中士郭威早已出班,當他看見新同志接觸工作報手發抖時,就想起曾經的自己,想起無線專業教員周會熵的話,“每個通信兵心里都有一桿秤,就是迅速、準確、保密、不間斷,一字一碼,千軍萬馬。”
通信保障是看不見硝煙的戰場,無論是日常實操,還是比武考核,中隊黨支部始終堅持從難從嚴、實戰實訓,堅持訓到極限、練到極致,確保全時待戰、隨時能戰。
機關干部在通信中隊蹲點發現,中隊官兵有“備份”習慣。架設專線至少配備兩條可隨時替換的保護線路;為保證電源不間斷,除蓄電池間接通UPS備用電源,還備用柴油發電機,即便不常用也要常維護。此外,人才、預案、手段等皆有備份。“通信保障隨時可能發生意想不到情況。備份就是備戰,有備方能無患。”分隊長于謙介紹,2020年7月,他參加戰區抗洪指揮所通信保障,因機房溫度過高,引發線路起火,幸虧有“備份”,通信保障瞬間切換、暢通無阻。
“無形戰場是不確定性王國,通信兵身在兵位,心為戰謀。”該省軍區機關參謀告訴記者,中隊黨支部帶頭踐行“通信主通、永不失聯”,始終把服務備戰打仗作為第一使命,把保證通信暢通作為第一責任,把“備份即備戰”作為第一要務,上級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叫到哪里就通到哪里。近年來,中隊官兵出色完成軍委領導視察、抗洪搶險救災、重大演練集訓等通信保障任務60余次,從未出現通信失誤、失聯。
創新發展“永不掉線”
新排長吳婉約剛到通信中隊,打掃衛生時發現在宿舍樓找不到拖把。原來,中隊官兵習慣用抹布擦地板、擦窗臺、擦樓梯。吳婉約起初不理解,老班長告訴她,用抹布擦得更仔細、更干凈。吳婉約后來覺悟,小小抹布,是不怕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傳承,是關注細節、磨礪品性、更接地氣的重要載體。
服務追求細致、工作力求精致、保障務求極致,這種過硬作風在中隊體現在方方面面。無論抓什么工作、搞什么活動,大家都想著爭第一,掛橫幅必須整整齊齊、沒一絲皺紋,泔水桶必須刷得干干凈凈、沒半點異味,就連平時搞衛生都跑著搶工具,甚至爬樓梯也要快過別人。
在中隊黨支部面前,遇到困難只許前進、不許后退,通信保障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正是這種精武標準、職業要求培塑了官兵攻堅克難、不勝不休的精神品質,錘煉了團結奮斗、永不懈怠的過硬作風。任何人融入其中,就會被同化、受感染。
下士石干之前負責工程維護,2020年7月單位整編后,已服役5年的他被編入無線分隊,像新兵一樣從頭開始學習報務。在基礎訓練中,他咬緊牙關克服困難,很快找到學習訓練方法,敲電鍵考核他4分鐘打完200組,順利結業出班。
堅強堡壘“永不掉線”
常言道: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通信中隊,黨支部一班人處處身先士卒、人人以身作則。軍事訓練,干部站排頭,主官帶著練;重大保障,戰士沒撤回,干部不離開;排除故障,任務沒完成,干部不休息,成為一道與眾不同的風景線。
原中隊黨支部書記潘悅熟練掌握多項專業技能,2021年在直屬隊干部軍事訓練考核中名列第二,連續兩年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黨支部副書記韓風雨2021年任職后,堅持與戰士一起訓、一塊練,一年不到就成為程控和光端專業的行家里手。大家服氣道:“干部帶頭做到,戰士就沒有做不到!”
干部沖在前,黨員打頭陣。現任政治指導員李箐介紹,中隊現有37名共產黨員,每個黨員所在崗位都是放心崗、標兵崗、紅旗崗。“一號臺”值班任務重、壓力大,班長易莉與副班長劉明雪長期“兩班倒”。有一次,劉明雪外出學習,易莉連續40多天值守機房,從不講困難、毫無怨言。易莉說,工作任務越重,黨員骨干越要高標準,肩膀扛得住,責任擔起來。
優秀成習慣,優良靠一貫。在黨支部帶領下,中隊黨齡、兵齡最長的帶頭干最苦、最累、最危險活,哪里任務重、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黨員骨干站出來、頂起來。(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