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合肥一33歲女研究生因駕考七年沒過,“科目二”十次未過,情緒崩潰的她在視頻中痛哭說自己“腦子比豬還笨”。研究生在駕考上折戟沉沙,這一事件在網上引發眾多網友熱議。
“科目二”考了十次沒過
7月16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聯系上當事人高女士。
據了解,33歲的高女士來自安徽銅陵,是一名全日制在讀研究生。早在2015年,高女士便在北京一邊上班一邊考駕照,練了很久還花費了不少錢去買課時,但“科目二”考了八次都未通過,當時的她自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后來考駕照這件事就一直擱置了。
轉眼到了2022年,高女士重新拾起信心,她于去年在合肥新亞駕校重新報名,為了能順利通過考試,高女士背后沒少努力。可惜事與愿違,在前幾天的“科目二”考試中,高女士再一次“掛科”,考試現場,高女士心態幾近崩潰,這一挫折讓她這個研究生甚至懷疑起了自己的智商。
高女士稱,她之前一直沒通過考試,并不是她不認真練車。由于住的地方離駕校很遠,在合肥期間,每天頂著近四十度的高溫在練車。“我真的從來沒有在任何一件事情上這么用心過,付出這么多時間金錢,學車的安排也打亂了我原本的計劃,而且那天車上有個十八歲剛高考完的小男孩還有位六十多歲的大爺,他們都過了,唯獨我沒通過,所以當時的心情真的挺崩潰的,心理壓力很大。”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高女士提及這段“傷心事”仍然表現得非常無奈。
高女士稱,為應付此次“科目二”考試,她事前進行了充分準備,“我花了七百多塊錢考前模擬,模擬的時候教練說沒有任何問題,非常完美,一定能過,還說要是再過不掉就把所有的學費都退還給我,結果考試中,我兩次都因為在側方位停車上出錯,居然把方向盤都打錯了,白白浪費兩次機會。”
生活中的高女士是個積極樂觀的女性,她酷愛旅行,本科畢業后的10年里,她到國內外很多地方旅行過,還學會了潛水,是一個敢闖敢做、思想獨立的女性,為了追求學業,她毅然辭職考研并且成功上岸。不可否認的是,高女士在學習方面的能力并不缺乏,卻沒料想小小的“科目二”成了她的夢魘。
“科目二”前后十次考試均告失敗,“科目二”成了過不去的“梗”,這也成為了壓垮高女士的最后一根稻草,“我現在對考駕照都有陰影了,現在只要一上車就感覺特別害怕,而且自己手腳也不靈活了,我甚至都感覺自己智商不行,比別人笨。”
反思“可能真的不適合”
一個駕考竟然從20多歲考到30多歲,幾天前,高女士將自己的遭遇發布到網絡上,她長達七年的駕考心酸歷程立即引起許多網友的關注。
不少網友直呼高學歷也不能代表全部,也有網友勸誡:“術業有專攻,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開車,不如別再執著這件事了,勉強拿到駕照也不見得是件好事。”還有人打趣說:“你天生就是坐車的命。”
“科目二”屢次“掛科”,很多人擔心高女士是否還能堅持下去,對此,高女士表示,她還是決定聽從教練的建議,再去學習和報考,“因為我已經花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錢,還是選擇再嘗試一次,如果后面還是考不過,說明我真的不適合開車,那么我也將不會在這件事上再執著下去了。”
在網上,不少人認為,高女士的經歷意味著術業有專攻,每個人擅長的方向不一樣,對于自己不擅長的事情我們也不必太過糾結,否則反而會給自己徒增壓力。
對此,合肥市心理學家林林分析,從專業的角度來說,駕駛需要掌控感,高女士這種情況,可能存在著對方向盤的操控缺乏,屬于掌控感的缺失,反復在“科目二”掛科也助長了高女士的“焦慮感”,更加不利于現場發揮。
林林也建議高女士懂得“適當放下”的道理,總是“死磕”也會對其心理造成更大的挫敗感和焦慮。“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在平時做一些冥想,放松和脫敏相關的訓練,情況嚴重的話也可以在考試前配合服用一到半片抗焦慮的藥物來緩解。”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許家權 實習生 張萌 張定翕 高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