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創建2個國家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10個省級中醫藥文化體驗場館,200個中醫藥文化知識角,我省中醫藥文化弘揚機制基本建立,中醫藥文化傳播陣地更加鞏固。日前,安徽省衛生健康委、省文化和旅游廳等多部門聯合印發《安徽省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行動方案》(以下稱《方案》),加強“北華佗、南新安”安徽中醫藥特色文化傳承。
創建200個中醫藥文化知識角
該《方案》明確了行動目標,到2025年,我省中醫藥文化弘揚機制基本建立,中醫藥文化傳播陣地更加鞏固,中醫藥文化研究成果更加豐碩,中醫藥文化傳播隊伍更加壯大,中醫藥海外傳播不斷加強。創建2個國家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10個省級中醫藥文化體驗場館,200個中醫藥文化知識角。
還將培養50名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和200名基層中醫藥文化傳播骨干,舉辦3次全省中醫藥健康科普大賽,開展300次中醫藥文化科普宣講活動,我省居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達到25%左右。
我省還將加強中醫藥文化傳播場所建設,推進安徽省中醫藥博物館選址立項、基礎設施和數字化建設。建設以新安醫學、華佗醫學為特色的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重點建設亳州市華佗紀念館、新安醫學文化館等一批國家級和省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挖掘保護本省中醫藥古籍文獻
我省將繼續打造中醫藥會展平臺,建設中醫藥健康旅游基地?!斗桨浮芬筠k好國際(亳州)中醫藥博覽會和中國(黃山)新安醫學發展大會,推介安徽中醫藥產品,提升“北華佗、南新安”的影響力和吸引力,開發中醫藥特色旅游線路,促進生態旅游向文化休閑旅游轉型。
在中醫藥文化傳承方面,加強老莊文化、徽文化與中醫藥文化的歷史淵源研究,闡釋“北華佗、南新安”的時代價值,凝煉安徽中醫藥文化的特色標識,籌劃拍攝大型記錄片《新安醫學》和《華佗醫學》。
以安徽中醫藥大學等中醫藥古籍館藏重點單位為依托,我省將建立中醫藥古籍保護修復基地,改善保護設施和館藏條件,提升中醫藥古籍保護利用和公共服務能力。重視以“北華佗、南新安”為代表的本省中醫藥古籍文獻精華的挖掘整理、研究出版和數字化保護,編輯出版一批富有安徽文化特色的研究成果。
推動中醫藥文化“走出去”
根據《方案》,我省將加強中醫藥“非遺”及流派保護和傳承,申報國家級傳統醫藥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建立我省傳統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培養一批創新型中醫藥學術流派繼承人。
我省將采取多種方式,擴大優質中醫藥科普內容的覆蓋面,通過開展義診、講座、體驗、展覽展示、巡講等形式,提高群眾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每年9月的第二周,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中醫藥宣傳周活動,推動中醫文化進校園。
《方案》提出將推動中醫藥文化“走出去”。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切入點,借助孔子學院、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等現有平臺,打造外宣窗口陣地,建設安徽中醫藥中英文網站,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播。推動我省高校走出去申辦中醫孔子學院或在已有孔子學院基礎上開設中醫學堂,支持我省中醫藥大學和中醫醫院赴境外開辦中醫藥服務機構。(實習生 姜英杰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