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甜脆口、皮薄核小,鮮棗一直是許多朋友的舌尖青睞。不過最近幾天,不少市民在購買水果時發(fā)現(xiàn),這炎熱的夏季竟然上市了冬棗。為什么在夏天上市卻叫冬棗?難道是把冬天結(jié)果的棗子人工催熟了?市民們發(fā)出的疑問記者已經(jīng)收到!這就來為您探訪和解惑。
冬棗少量上市,價格15元朝上
7月11日,記者走訪了合肥市多家水果店,冬棗均已“C位”上市。和一旁“散裝”的桃子、荔枝相比,現(xiàn)在上市的冬棗都被“精裝”在小盒子里,用保鮮膜封裝。
在蜀山區(qū)青陽路上的一家水果店內(nèi),記者看到兩種冬棗正在售賣,分別是“大荔冬棗”和普通冬棗。大荔冬棗售價為22.8元/斤,普通冬棗為15.8元/斤。該店老板告訴記者,冬棗才開賣5天左右,銷量不錯,有不少顧客在購買時也十分好奇:怎么炎炎夏日就上市了冬棗?
“‘冬棗’就是這個棗子的品種名稱。其中大荔冬棗賣得最好,因為口感很脆也很甜。”該店老板說道。
隨后記者來到高新區(qū)望江西路上的一家水果店,店內(nèi)正在售賣A級冰糖冬棗,一斤價格在32元左右。該店老板介紹,冰糖冬棗含糖量較高,高達30%左右,甜度在一眾冬棗中也是出類拔萃的,因而售價較高。
記者從百大周谷堆信息中心了解到,半個月前合肥就開始小批量上市冬棗。“現(xiàn)在合肥上市的冬棗主要從陜西的大荔縣運來,所以我們統(tǒng)稱為大荔冬棗。”百大周谷堆信息中心工作人員王萍介紹,大荔冬棗現(xiàn)在批發(fā)市場價格,“王中王”級別120元/箱,約20元/斤;5A級別的110元一箱,約18元/斤;4A級別的100元/箱,約16元/斤。
想吃“親民”冬棗,還需再等一個月
一口一個嘎嘣脆,這新鮮上市的冬棗吃在嘴里清爽無比。不過,這還穿著短袖擦著汗呢,怎么冬棗就上市了呢?這夏季上市的還是冬棗嗎?
對此,從事水果批發(fā)20余年的周旭東解釋,陜西冬棗主產(chǎn)區(qū)是大荔,大荔冬棗如今暢銷全國。原先露天栽培的冬棗大約在9月下旬后才能陸續(xù)上市,采摘期一直能持續(xù)到10月下旬。
而冬棗之所以叫冬棗,是因為原先大多數(shù)冬棗采摘都會等到早霜季節(jié)以后。當(dāng)北方入秋后氣溫明顯下降,出現(xiàn)了第一次降霜時,恰恰是冬棗采摘的高峰期。所以冬棗的名字里帶“冬”字,并不是到冬天才能采收的意思,而是形容它相對其他棗類成熟比較晚而已。
如今,在種植技術(shù)的進步下,借助溫室和大棚,冬棗的采摘期提前,開始在6月中上旬就可上市。冬棗的最大特色就是維生素C含量高,每100克冬棗含量高達200-500毫克,差不多是蘋果的60倍,柑橘的16倍,檸檬的10倍,獼猴桃的4倍,有“維生素C之王”的稱號。
什么時候才能吃到性價比高的冬棗呢?周旭東說,大概還要等上一個月左右,屆時大荔冬棗會大面積上市,價格會更加親民。
市民怎么挑選到又甜又脆的冬棗呢?
周旭東介紹,要挑個頭飽滿的,這是冬棗成熟的標(biāo)志之一。另外,要挑底色發(fā)黃,有紅斑或者帶片紅的棗子。“還要手摸一下,如果感覺到棗子很緊實、偏硬,就會很脆甜。稍微發(fā)皺的冬棗可能就沒那么好吃了。”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劉小容 文/圖 實習(xí)生 張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