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186天通車。”合肥市宿松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涉鐵段主線橋于6月30日中午12時正式通車,這標志著合肥市體量最大、路線最長的快速化路高架提前實現全線通車。
據了解,宿松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北起南二環,南至深圳路,是連接老城區、合肥經開區、濱湖新區之間的快速交通走廊。
該項工程正式通車后,宿松路快速路將有效分流合肥市金寨路、包河大道交通壓力,加強市區與經開區、濱湖新區間的交通聯系,南接合廬快速通道,構建市域快速通道,極大縮短合肥主城區與濱湖、廬江的通行時間。
合肥市宿松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涉鐵段,工程全長約1.5公里,寬60米,下穿鐵路段寬111.2米,北接閶水路、南至繞城高速,依次下穿滬蓉高鐵、合福高鐵、合肥南動車所走行線3條鐵路線,是全線關鍵性的控制性節點之一,涉及市政、鐵路專業交叉多,合同工期540天。
中鐵四局宿松路涉鐵項目EPC項目經理兼設計負責人石巖表示,宿松路涉鐵段的建設在前期采用了國際上較為常見的由設計牽頭的工程EPC建設模式,“我們在設計過程中就已經將方案設計與工程施工組織相融合,大幅減少了前期時間,在實施中將設計理念貫穿到施工全過程,做到了控成本、保工期、保質量、保安全,有效推動了涉鐵段的提前完工。”
該工程由合肥城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出資,中國鐵路上海局東華地鐵安徽公司代建,中鐵四局工程總承包,同時也是合肥市大市政建設鐵路與地方合作的首個成體量、成規模EPC項目。
由于項目鄰近滬蓉高鐵、合福高鐵、合肥南動車所走行線三條鐵路線,安全風險高,施工難度大。中國鐵路上海局東華地鐵安徽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宿松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涉鐵段施工具有危險性大、制約因素多、施工難度高的特點,尤其是下穿運營鐵路架梁,需要與鐵路相關設備管理部門申請封鎖施工的“天窗點”時間,鐵路部門再根據列車車次運營具體情況,在最大限度不影響鐵路正常運營的情況下,適當調整列車運行時間,確定有限天窗施工時間,確保跨鐵路施工安全和鐵路運營安全。
該項目地處主城區,交通壓力大,工期緊張,涉鐵段施工環境、地下管網交叉復雜,因地理位置,受施工條件限制,為此,合肥城投公司提前組織編制了詳盡的交通疏導方案并多次與合肥市交警支隊溝通、討論,有效確保了交通疏導方案的成功實施,推進了提前通車。
此次宿松路快速化改造涉鐵段工程主線橋通車,標志著宿松路快速化改造主線工程完工,宿松路南延與方興大道互通立交后接徽州大道至三河、廬江,構建新的南向通道,將合肥主城區、濱湖區、肥西、廬江連成一個有機整體。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徐宏博 常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