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无码国产,国产极品在线观看,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激情综合网五月

河南考古發現距今2000多年的粽子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張春雨 分享到 2023-06-21 22:17:49

  新華社鄭州6月21日電(記者桂娟、史林靜)記者21日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人員在河南信陽城陽城遺址八號墓葬內發現了大量圓形植物包裹。研究發現,包裹外部為槲葉,內部為水稻、黍等糧食,這些槲葉糧食包裹是迄今為止我國考古發現的最古老的粽子。

  信陽城陽城遺址八號墓發掘現場負責人武志江介紹,八號墓是一座戰國中期的楚國貴族墓葬,平面呈“甲”字形,坐西向東,由墓道和墓室組成。在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在槨室中后室的木案上,發現了大量用葉子包著的圓形包裹。

  “完整的圓形包裹有40個,還有很多破損散落在槨室底部,這些包裹都由寬大的植物葉子層層包著,由麻繩或者莖稈捆扎,呈現厚圓餅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植物與寄生物考古實驗室主任藍萬里說,通過測量,包裹的直徑約10至15厘米,厚3至5厘米。

  據介紹,隨著包裹一同出土的還有少量樹枝,考古人員推測這些植物包裹幾個為一組,串在或系在樹枝上。

  “由于八號墓所處位置地下水位較高,墓室整體被地下水浸泡,形成了特殊的埋藏環境,這為墓葬中文物的保存創造了有利條件,使得圓形包裹千年未腐。”武志江說。

  考古人員通過體視顯微鏡分析發現,40個完整包裹內有39個里面裝的是沒有脫殼、沒有煮過的稻谷,另外1個裝的是黍。

  “為了判斷包裹這些稻谷和黍的植物葉子,我們找來同種類現生葉子進行比對,通過拼合各個部分的殘片,根據葉形、葉緣、尺寸、葉脈形態等特征,最后判斷圓形包裹外的植物葉子是槲葉。”藍萬里說,槲葉是殼斗科植物槲樹的葉子,現在豫西一帶依舊流傳著食用槲葉粽子的習俗,也叫槲包。

  “楚國槲葉包,如今端午粽。先民們的飲食痕跡,以文物為載體,跨越千年,見證著中華飲食文化的源遠流長。”藍萬里說。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碑店市| 海淀区| 股票| 句容市| 昌平区| 奉新县| 济阳县| 江永县| 盐源县| 丹江口市| 万盛区| 霞浦县| 普兰店市| 望江县| 称多县| 临澧县| 读书| 瑞丽市| 金华市| 贵南县| 昆山市| 安西县| 新巴尔虎右旗| 安义县| 武威市| 乐亭县| 偃师市| 通许县| 珠海市| 长武县| 民和| 海原县| 惠水县| 合川市| 武陟县| 北辰区| 若羌县| 分宜县| 中卫市| 玉环县| 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