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布的2021年《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顯示,我國正面臨人口老齡化和代謝危險因素持續流行的雙重壓力,心血管病負擔仍將持續增加。心血管病的患病率處于持續上升階段,幾乎已經成為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頭號殺手”。近年來,中醫在心血管疾病預防治療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通過研究心血管疾病的發病規律,研發針對性預防治療的創新中藥,中醫在臨床應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么心血管病防治有哪些要點?中醫藥治療心血管疾病有哪些優勢呢?本期《跟著名家學健康》記者邀請到了江蘇省中醫院主任中醫師嚴冬為大家作權威解答。
心血管疾病的產生,除了年紀和遺傳的因素外,就是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吸煙、高鹽飲食、肥胖、不良情緒和藥物作用都會誘發心血管疾病。”嚴冬表示,應該在生命早期就強調保護心血管健康,提前介入并阻斷從“三高”到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這樣的“心血管事件鏈”的發生發展。“戒煙、限制飲酒、控制體重等措施都可以有效保護心血管健康,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對很多人來說,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最擔心的就是心律失常。調查顯示,每4人中就有1人發生心律失常,并且發生心律失常的人群日益年輕化。“如今心律失常的患者多為年輕白領。他們工作壓力大,且白領熬夜加班已經習以為常。時間久了不少人會感覺心慌、手發抖,一些人經心電圖檢查后被確診為心律失常。”嚴冬解釋,這類心律失常通常出現在沒有產生器質性心臟病的人身上,年輕患者多于老年人,特別是20歲—45歲的白領,“另外,更年期女性也是心律失常的高發人群,很多女性在更年期會感到煩躁、胸悶、心跳加速。”
心律失常需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當下,中醫藥也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在各種慢性疾病的防治領域,其中最主要的一類就是心血管疾病。“中醫治療心血管疾病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其中有很多古代經典方劑,無論是用來治療高血壓、冠心病,還是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都有很好的療效。這些古代經典方劑在達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的同時,副作用也比較小。”嚴冬解釋,就中醫藥治療心血管疾病來講,不是說單一用哪一味藥就能夠取得很好的療效,每個人是不一樣的。“即便患上同一種病,每個人的表現也有很大的不同,這就需要我們采取充分個性化的治療,而這種治療就是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所在。所以,對所有心血管疾病來講,在診斷清楚的基礎上,如果采取中醫藥治療的方法,就能夠更精準地為病人治療,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此外,中醫藥一直主張治未病,它的一大優勢就是治病與調養相結合,既注重疾病治療本身,也注重疾病的預防,因此在提前介入并預防心血管病、阻斷心血管事件鏈的發生發展方面,中醫藥也能發揮作用。“心血管疾病就像一個無形的殺手,時刻威脅大眾生命健康。我們相信,中醫藥現代化的創新發展將為心血管疾病患者帶來新的希望和福音。”嚴冬表示。(策劃 陸丹丹 記者 王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