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前段時間淄博燒烤的霸屏熱搜,讓“擺攤夜經濟”成了全民關注的焦點,一些地方針對“擺攤”也出臺了新規,深圳就不再全面禁止“路邊攤”。連日來,記者在省城街頭探訪發現,隨著浪漫夏季的到來,從傍晚開始,“擺攤經濟”開始火熱,而如何科學管理,卻考驗著基層治理的智慧。
中市街夜市人頭攢動
“擺攤經濟”火熱 網紅夜市人氣旺
5月29日、30日晚,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探訪了省城多個街區和小區,發現多個夜市內人頭攢動,“擺攤市場”內琳瑯滿目的商品受到了眾多年輕人的青睞。
在夜市內傳統的“路邊攤”已經衍生出了車尾箱攤、網紅夜市等新形態,夜市經濟不僅只在下線,也發展至線上。
記者在淮河路步行街附近的中市街看到,這里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夜市一條街,兩側固定的攤位整齊擺開,攤位上方燈光璀璨,每個攤位上有具體的編號,經過統一設計,夜市街“顏值”滿滿。該夜市內的攤位上銷售著各種吸引人的小商品,有手伴、首飾、文創、玩具、鮮花、皮具、陶藝、畫作等等。每個攤位上,均標有各種年輕人喜愛的語言文字,清新的色彩、充滿藝術氣息的裝修風格和個性化商品,讓此處有別于傳統夜市,成了一個年輕人駐足打卡的網紅夜市。在多個攤位上,攤主正在用手機直播,除了線下銷售商品,他們還通過線上平臺直播的方式經營夜市。
“一個攤位每個月800元租金,周末人氣很旺。我主要是晚上在這里擺攤,不耽誤白天上班。”擺攤銷售小工藝品的李先生說道。
5月29日21時左右,記者來到天鵝湖北岸廣場,隨著直播行業的快速發展,這里悄然形成了一個別樣的夜市。幾名年輕人手持直播設備正在專注歌唱,他們的周圍吸引了不少游玩市民觀看。這些唱歌主播用網絡直播的方式經營著他們的夜市,他們用動聽的歌聲或吸引流量或吸引著打賞。
記者走訪發現,傳統的“路邊攤”也衍生出了車尾箱集市,在習友路一小區門口有年輕人打開轎車后備箱,正在售賣各種面包甜點,還有的年輕人打開后備箱正售賣著“網紅雞尾酒”。
隨著氣溫升高,夜經濟正升騰城市煙火。
霍山路夜市井然有序
流動夜市仍存在安全和衛生隱患
不同于網紅夜市,一些出現在馬路邊或小區門口的傳統夜市還是以小吃為主,記者探訪發現,這些流動攤位依然存在著需要管理的問題。
5月29日18時30分左右,在合肥市習友路與科學大道交口南側出現了不少流動小吃攤,有賣煎餅的、有賣烤腸的、有賣炸串的等等,各種小吃可以讓人大飽口福,在各個攤位上購買小吃的路人絡繹不絕。然而,這些小吃攤占據了整整一條機動車道,還有兩個小吃攤的三輪車直接停在了斑馬線中間,擠占了行人通行的通道。
在這一片小吃攤的南側,也有多輛三輪車流動攤組成的小區夜市,多輛三輪車也直接停在了由南向北的機動車道上,由此通行的機動車只能在最左側的車道上行駛,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在習友路某小區門口,多個小吃攤在人行道上排開,因為沒有統一管理,出攤位置不固定,三輪車停放橫七豎八,很多三輪車直接停在了盲道上,除此之外,人行道的地磚上落了不少黑色的油漬。
“我家就住在樓上,樓下小吃攤離我們這棟樓太近了,下面一出攤,我們樓上住戶經常被煙熏,路邊的樹葉都被熏黑了。經營小吃攤很不容易,我們也不反對,但是希望能離樓遠一些,減少油煙就更好了,這需要統一管理。”該小區居民馬先生說道。
中市街夜市人頭攢動
夜市如何管 考驗基層治理智慧
記者探訪發現,省城有一些小吃夜市充滿著治理智慧,經過統一管理,形成了秩序井然的特色小吃街。
5月30日20點左右,記者在安徽農業大學北門霍山路上看到,路北約百米的路段上均是小吃攤,餐車整齊排列成兩列,地面上劃著攤位線,攤主們自覺在線內經營,中間空出了足夠的行人通道。這些攤位由一家物業公司統一管理,編號后發統一的攤點登記卡,另外,每個攤位上均取得了市場監管部門發放的信息公示卡以及經營人員的健康證明。每個攤位均將這些證件公示在餐車上,一目了然。
記者發現,雖然每個攤位的餐車不大,但是餐車上均配備了滅火器、抽油煙機,地面上還鋪設了地墊,以免弄臟地磚。可見,這里的小吃攤位由轄區相關部門聯合管理,既關注食品安全問題,也解決了環境衛生和安全問題。
位于合肥經開區蓮花廣場的夜市也是整齊劃一。據了解,這里夜市也是固定攤位統一管理。入內經營需要提出申請,獲得通過的發放登記卡,載明從業人員、經營內容、攤位位置、經營時間、準入期限、管理要求等內容。城管部門要求管理方在現場設置明顯標識,定崗管理,施劃界限,一攤一桶,推行攤群點自治管理,保證攤內整潔安全衛生。另外,禁止設置固定設施或占用綠地,禁止使用音響招攬顧客,禁止超時超范圍經營。
“經營好地攤經濟,發展夜經濟,需要城市管理者傾注更多智慧去實現。”市民吳先生說道。
流動攤占道經營存隱患
應強化夜市經濟 但規劃和治理要跟上
對于夜市經濟的發展問題,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教授范和生認為,由一個個攤位組成的夜市經濟對于城市空間而言,其營造了城市生活的煙火氣,增加了城市的溫度和多樣性,更是拉動內需的一個重要舉措,“隨著近段時間淄博燒烤的火爆,讓夜間經濟再次成為熱點。夜市經濟帶動就業、提振消費,夜間經濟作為城市消費的重要時間段,已經成為各地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重要舉措之一,夜間經濟正在引發新一輪的消費熱潮,所以應該大大強化夜市經濟。”
范和生認為,發展夜市經濟,不是放任擺攤,而是需要政府部門進行統一規劃,對夜市經濟做一些頂層設計,“哪里可以擺,哪里更衛生更安全,什么時間適合擺……要有一個整體的規劃,不是說這個社區劃一片那個社區劃一片,而是需要更大范圍更高層次的規劃設計。”
另外,范和生教授認為,做好夜市經濟還需要在治理上下工夫,需要上下聯動,多部門綜合治理,從安全、衛生、質量上解決夜市經濟易出現的問題,甚至可引導市民積極參與治理,如何管好夜市經濟,給管理者提出了更大的考驗。(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