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商品過度包裝事關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對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為此,5月29日,合肥市以防范茶葉過度包裝為出發點,堅持規范茶葉依法生產經營與推動茶產業健康發展并重的原則,發布“茶葉適度包裝 綠色文明消費”倡議書。
《倡議》指出,茶葉生產經營者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等法律和國家標準的規定,依法依標生產經營。認真開展自查、自檢,確保茶葉包裝在2023年9月1日前符合新國家標準要求。
茶葉生產經營者要尊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提供物美價實的產品。自覺抵制以商品包裝為噱頭誘導或誤導消費者做出購買行為。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等權利。不利用過度包裝進行不正當競爭,不損害其他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茶葉生產經營者應當牢固樹立“安全實用、節約資源、綠色簡約、消費友好”等理念,積極探索建立包裝循環利用機制,提倡簡約而不簡單的商品包裝新觀念。在茶葉包裝方面,根據不同茶葉品類、品牌、品種、品質的要求,做到包裝材料適當、結構優化、用料適度、無害加工、綠色生產。
茶葉行業應在統一產品標準、促進通用配件等方面開展合作,積極研發使用有利于資源節約的包裝新材料,將防范過度包裝作為行業合作的重要標準。同時,《倡議》鼓勵茶葉生產經營者開放有利于生產綠色低碳產品的標準、專利、工藝配方供其他生產經營者使用,進一步增強社會效益。
此外,《倡議》呼吁廣大消費者樹立科學、理性的消費觀念,自覺選擇簡單適度的包裝產品,拒絕為過度包裝買單,購物時盡量自帶環保型購物袋,減少包裝物的消耗及污染。遇到過度包裝的浪費行為,主動投訴舉報,共同促進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的形成。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