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還沒有熱起來,但茶飲市場卻已提前“入夏”。不少商家都推出了各式夏季飲品。其中,去年冬天“火出圈”的“冬季限定”圍爐煮茶,也在商家們的改造下進入大眾視野。記者發現,位于合肥淮河路步行街、寧國路商業區附近的商家推出的“圍爐冰茶”,在年輕人群體中迅速躥紅,深受喜愛。
“圍爐冰茶”受追捧
將圍爐的火換成冰,用冷泡茶替代煮茶,果盤、冰粉等消暑食品取代烤紅薯、烤板栗,再加上食品級干冰烘托氣氛,圍爐冰茶橫空出世。
記者檢索發現,圍爐冰茶正成為各大社交平臺的流行熱點,其中話題標簽大多與全國各地的城市名稱關聯,比如“合肥圍爐冰茶”“蘇州圍爐冰茶”等。
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讀書的黃同學告訴記者,五一假期并未選擇出去旅游,而是約上好友去“打卡”圍爐冰茶——拍上幾張煙霧繚繞的圖片、視頻,配上“偷得浮生半日閑”“和朋友一起感受夏天的儀式感”等一類的文案,發布不到一天的時間,探店和打卡視頻就收獲了很多點贊。
記者注意到,在一些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是為了拍照打卡而去體驗,“出片”“唯美”“慢生活”“新中式風”等詞匯成為分享筆記和視頻中出現的高頻詞。
消費潮流帶來的儀式感
走在合肥的鬧市街區,提供此類套餐的商家不在少數。
記者來到位于長江東路的一家茶館,即便是工作日的下午,這里依然吸引了不少顧客前來品茶。
幾個年輕人坐在一起聊天,在霧氣彌漫的容器中,有一個裝著冷萃茶的圓形玻璃瓶,桌上有幾種不同口味的冰果飲供顧客選擇,還有冰楊梅、蛋黃酥、沃柑、甜品等。
店長劉女士正在忙碌著,“一到節假日,就經常有很多穿漢服的小姐姐,來我們店里拍照打卡。”與常規概念里的茶館不同,“我們打造很多不同場景,再搭配上一些古風和新中式的裝飾,給人的感覺就像古裝電視劇里的庭院。”
劉女士透露,與冬天圍爐煮茶不同的是,這次還結合季節因素,加入冰飲料、茶食以及手工甜品,雙人團購套餐價為98元。“假期上架后每天能賣出幾十份,新老顧客反響都還不錯。”
在三里庵附近的一家茶館里,幾名大學生正感受著圍爐冰茶帶來的儀式感,將茶點、各類小食,針對顏色和形狀進行搭配和擺盤。
店主告訴記者,自從去年圍爐煮茶火了以后,“我就想延續這個大家關注的玩法弄點創新,正好果茶一直是我們家的主打產品,所以就做了這次嘗試。”
顧慮:“虛火”還是趨勢?
“圍爐冰茶和圍爐煮茶其實并沒有什么區別,很多都是去年冬天做圍爐煮茶的商家,當時盈利不錯,所以今年已經陸續推出圍爐冰茶了。”
在合肥從事多年茶飲店生意的韋先生有著自己的顧慮,雖然早前推出圍爐煮茶的很多茶館也都加入了圍爐冰茶的新戰隊,但是他還是在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雖然一桌圍爐冰茶的擺設只需要十幾分鐘就能布置完成,并不需要太多人力成本,但冷萃茶對茶的品類有所限制,且至少需要提前一天冷萃6-8小時以上。“這樣的消費大多數是年輕人,他們更多的是打卡式體驗。”韋先生坦言,“現在市場上流行的新鮮事物層出不窮,可能我們這邊才剛開始,別人就已經換了花樣。”
有專家學者認為,圍爐冰茶提供給顧客的是場景和氛圍相結合的體驗感。“這是一個將氛圍、視覺、感官、體驗相結合的消費形式,所以如何能構建一個消費者不斷認同、持續認同的體驗是關鍵點。”
在業內人士眼里,喝茶得講究茶道,是一件“功夫活”。在圍爐冰茶熱度上升時,如何喚醒更多年輕人對中國傳統茶文化的關注,帶動新的消費潮流,“讓傳統的也能成為時尚的”,更值得探尋。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王書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