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上午,學雷鋒專題報告會在合肥舉行,吉林省公益慈善基金會理事長劉啟芳圍繞“傳承信仰之光,奉獻志愿力量”作輔導報告。
劉啟芳堅持把研究和實踐的重點放在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的各個領域,全程參與了國家脫貧攻堅重大戰略實施,她發起的公益扶貧項目,免費救助了近2萬名農村貧困的心臟病患者。她創造的醫療扶貧創新模式,得到國家的表彰和推廣。她先后獲得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中國好人等眾多榮譽稱號。
“在志愿服務工作中,發自內心的快樂和對自己的認可是最大的收獲。”“我不是偉大的戰士,但是我參加了偉大的脫貧攻堅戰役。”在報告會上,劉啟芳分享了她的成長經歷和參與志愿服務、脫貧攻堅,特別是支援吉林抗擊疫情的故事,分享了志愿服務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多年從事志愿服務的心得體會。
部分省直、市直機關黨員志愿者,在肥學校師生志愿者,省屬企業志愿者,安徽歐美同學會、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志愿者,在肥公益慈善組織和志愿服務組織,省紅十字會醫療志愿者等,共計300余人現場聆聽了報告會。報告會結束后,現場聽眾紛紛表示,劉啟芳理事長的報告語言質樸、情感真摯,聽后倍感震撼、深受教育、很受啟發,受益匪淺。
“雷鋒精神是永恒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實踐證明,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雷鋒精神永不過時”。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7個個人(集體)榮獲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和“學雷鋒活動示范點”;110個典型入選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名單,居全國前列;連續5年,每年都有1人當選全國“誠信之星”,居全國第一;5人當選“時代楷模”、25人榮獲全國道德模范稱號;1655人(組)榮登“中國好人榜”,連續14年位居全國第一。我省在中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注冊志愿者1300余萬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比例超過20%,注冊總量位居全國第5位。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