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急促的警報聲,一架警航直升機在肥西縣上派鎮濱河公園緩緩降落……全國第十五個“防災減災日”到來前夕,5月9日上午,2023年安徽省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周暨合肥市第八個防震減災宣傳演練月正式拉開序幕。現場開展多科目地震救援科目演練、應急救援隊伍演訓、地震監測、應急救援裝備展示等活動,向市民普及防震減災知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防震減災。
直升機出動
為地震救援提速
5月12日是全國第十五個“防災減災日”,5月6日-12日為全省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周,5月份還是《合肥市防震減災條例》確定的全市第八個“防震減災宣傳、演練月”。
在活動現場,防震減災成果展示區、防震減災咨詢臺、應急救援隊伍演訓區、地震監測、應急救援裝備演示區、重型裝備展示區等吸引了不少市民參觀咨詢。
在直升機救援演示環節,來自合肥市公安局警航大隊的一架直升機在急促的警報聲中緩緩降落,“地震現場工作隊工作人員”迅速走下飛機,開展工作。“地震中受傷的傷員”也通過直升機迅速轉運赴醫院救治。
合肥市地震局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高紅告訴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此次活動出動警航直升機開展地震救援科目演練,在全省防震減災宣傳演練活動中尚屬首次。地震發生后,房倒屋塌、交通中斷,此次設定的第一個演練科目就是直升機緊急運送地震現場工作隊隊員趕赴震中,開展地震流動監測、災害調查、烈度評定等應急處置工作。
直升機救援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間限制較少等優勢,目前已廣泛應用于突發性災難的救援工作。高紅介紹,現場還演示了由直升機利用空間優勢和科技力量模擬圖傳災區災情圖片,為科學決策及下一步應急工作部署提供依據,以及模擬運送傷員赴醫院救治。
防災演練做細做實
地震發生時才能從容不迫
我國是多地震的國家。近年來,隨著防震減災知識的普及,群眾意識的不斷提高,地震發生時,“教科書式疏散”頻頻上演。
“練與不練,肯定不一樣。”合肥市地震局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高紅告訴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汶川地震中有學校實現了“零傷亡”,長期堅持師生地震應急演練發揮了重要作用。合肥市在國內較大城市中第三個完成防震減災地方性法規立法,《合肥市防震減災條例》在全國首創,明確每年5月為全市防震減災宣傳、演練月,明確要求學校將防震減災教育作為安全教育重點納入教學計劃,學校、幼兒園等單位應當每年至少組織二次地震應急疏散、逃生自救、互救演練。“學校的意識也非常強,很多學校‘開學第一課’就開展地震應急疏散演練。”
高紅介紹,防震減災宣傳堅持“主動、穩妥、科學、有效”的原則。合肥市近年來在防震減災宣傳、演練月在社區、超市等場所組織地震應急疏散演練,下一步還將在更多基層場所組織地震應急疏散演練。“希望在‘年年講、年年做’中把預防做細做實、把應對做精做快。只有這樣,在應對突發地震災害時才能得心應手、從容不迫。”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