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合肥5月5日消息(記者鮑玉嬋)4月27日,安徽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出爐”: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一季度全省生產總值10936.2億元,同比增長4.8%。
透過數據看趨勢、謀未來。一季度,安徽實現首季經濟聚勢向上,跑穩了全年“第一棒”。
“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后程,遠征始于腳下。”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安徽一季度交出“優異答卷”,以高質量組織工作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全省上下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提振市場信心、改善社會預期、防范化解風險,全省經濟運行開局良好,延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態勢,實現開局穩、開局紅、首戰勝。”在安徽省政府新聞辦當天召開新聞發布會上,安徽省統計局黨組成員、總統計師過勁松在解讀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時說。
全省一季度貨物貿易出口1183.2億元,增15.5%
今年是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近年來,安徽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搶抓開放機遇,大力推進“一帶一路”經貿合作,高效穩健推動企業“走出去”。
在包河經開區的華益藥業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外包裝車間作業(央廣網記者 鮑玉嬋 攝)
不久前,記者來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經開區的華益藥業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在生產車間內記者看到,75萬盒對乙酰氨基酚片正在緊鑼密鼓地打包裝入集裝箱。據了解,這批貨物將通過上海海關海運發往海外市場。“這批裝車完畢后,下一批藥品將發往塞浦路斯。”公司副總經理秦秀賓告訴央廣網記者。據秦秀賓介紹,近幾年,公司在穩住“基本盤”的基礎上,深耕海外市場,產品出口至英國、塞浦路斯等國,今年以來,外貿業務同比增長40%左右,一季度外貿收入4000萬人民幣左右。
在安徽宣城,企業投資區域已經涉及美國、德國、新加坡、韓國、香港、日本等17個國家和地區。宣城市商務局局長袁舜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他們引導和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參與“一帶一路”經貿合作,2022年新批1個對“一帶一路”投資項目,廣信股份在柬埔寨建設綠色高效農藥中間體及原藥研發應用項目,單體投資2.58億美元,已完成國內備案和國外公司設立,正加快推進中。“目前,宣城市共有奧美塑膠、亞新科等9個企業在越南、泰國等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宣城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持續擴大貿易往來,不斷提升便利化水平,凝聚更多合作共識。”袁舜玲說。
據合肥海關統計,2013年至2022年,安徽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年均增長12%。其中,2022年,安徽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2094.7億元。今年一季度,安徽與沿線國家貿易繼續保持了快速增長,進出口578.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6%。
繁忙的合肥港集裝箱碼頭(央廣網發 葉玉庭 攝)
“2023年,我們將加強‘一帶一路’通關協作,支持合肥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建設,整合優化通關便利措施,進一步釋放中歐班列運能。”在采訪中,合肥海關關長辛建民說。
對外貿易是聯通國際國內市場、面向世界優化資源配置的有效途徑,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和助推器。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安徽全省進出口1772.6億元,其中出口1183.2億元、增長15.5%,高于全國7.1個百分點,出口增幅居長三角第一,安徽省實際使用外資6.1億美元、同比增長42.2%。
“2023年,安徽將緊盯“高水平開放、擴大內需”兩個重點,把‘拼經濟’擺在最突出位置,全力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安徽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方旭信心滿滿。
重大項目成穩增長“壓艙石”
“一季度,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9%,增幅比全國高2.8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投資結構持續優化。”過勁松介紹說。
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有效投資對拉動經濟增長尤其重要。
今年以來,安徽上下把“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化要素保障,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不斷擴大有效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延續近年來較快增長態勢。
2022年12月才在滁州市南譙區投產的飛利浦空調滁州產研基地一季度全速推進。“如今,企業已有5條生產線投入使用,剩余5條也將陸續安裝調試。項目滿產后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100億元、稅收超3億元,新增就業崗位1500個。”基地負責人徐海鵬介紹道。
飛利浦空調滁州產研基地項目(央廣網發 滁州市南譙區供圖)
據了解,除了“雙招雙引”的重點項目飛利浦空調產研基地外,自1月底至5月上旬,滁州市南譙區開展重點項目建設春季百日攻勢行動,確保實現省重點項目新開工18個、政府投資項目開工26個,實施為民辦實事項目7個。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加速器”,也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今年3月,年產24GW高效N型單晶TOPCon太陽能電池項目正式在安徽寧國開工建設,按照規劃,該項目分二期建設,一期計劃總投資75億元,建設年產18GW高效N型單晶TOPCon太陽能電池項目。“目前項目地即將完成場平施工,5月將正式啟動廠房及附屬設施建設,計劃10月20日左右首片產品將會下線。”項目負責人付本聰向央廣網記者介紹,一期項目整體達產后,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約220億元,稅收約7億元。
仕凈科技24GW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央廣網發 寧國市委宣傳部供圖)
除了仕凈科技24GW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外,博世科長三角總部建設、天能電池新型儲能戰略合作、中翰新能源汽車零配件生產、天易成廢舊動力鋰電池資源綜合利用、綠源精細化工原料生產……如今一個個項目在寧國落地,穩步推進。“接下來,我們將集中最優質資源,系統、精準推進項目建設,相信隨著一系列重大項目落地落實,會為寧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支撐。”寧國市經開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陶鑫表示。
招引重點項目,推動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除了安徽寧國市以外,安徽滁州市、安徽阜陽市等地也紛紛公布了重大項目開工計劃。
今年的4月3日,2023年安徽省第二批重大項目開工動員會在合肥舉行。據介紹,此次開工重大項目共有1069個,總投資7362.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734.8億元,涉及制造業、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等多個行業領域。
消費“火起來” 助力經濟“熱起來”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8%,餐飲收入增長12.3%……安徽一季度消費數據顯示,隨著一系列促消費政策落地見效,消費場景不斷拓展,消費預期持續改善,帶動市場銷售明顯回升,服務性消費穩步改善,消費整體呈現恢復向好態勢。
4月12日,在黟縣宏村鎮屏山村,5000多名美術生在長廊小巷描摹畫里風光,迎來今年旅游寫生高峰期。徽派建筑、小溪流水和巍峨高山相輔相成,筆尖與色彩在畫紙上的碰撞成型,“這是我第二次來黃山了,這里對于熱愛繪畫的我們而言黃山是一座靈感殿堂,在親近自然中發揮自己想象,可以創作出更好的作品。”來自江蘇的高二學生石同學有感而發地說。
不僅僅是寫生,近段時間,在黃山各地都迎來了不少踏青尋春的游客,古村牌坊前,油菜花景觀帶,街巷里弄,到處是游客在攝影。“現在即使不是周末,在黃山市中心城區的屯溪老街、黎陽街、河街等周邊,白天和晚上,都可以看到街區上的游人熙熙攘攘。”黃山旅游股份公司工作人員說。
作為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重遺產,黃山景區一直是安徽旅游的標志。據統計,今年一季度,黃山全市共接待游客1454.7萬人次,同比增長62.74%,而全省一季度累計接待國內游客量則達到了1.65億人次。
消費“火起來”,助力了經濟“熱起來”。
安徽省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消費增長明顯回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79.3億元,同比增長4.8%。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4.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4.9%。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額增長3.8%,餐飲收入增長12.3%。
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華服文化節(央廣網發 包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既能賞景還能感受傳統文化,感覺真不錯。”4月28日,在安徽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華服文化節上,前來游覽的市民包女士說。“投壺”“插花”“茶藝表演”等多項文化體驗活動,以及松石內畫、廬州剪紙等非遺傳承人現場秀“絕活”,歷史痕跡和時尚氣息交融提升了游覽的參與感和體驗感,讓前來這里賞花觀景的游客絡繹不絕。
“消費恢復向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過勁松認為,今年以來,促消費政策接連出臺,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為居民收入和消費穩步恢復奠定堅實基礎。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7元,同比名義增長5.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1%。
出臺政策、擴大內需、提振消費……央廣網記者從安徽省發改委獲悉,今年以來,安徽各大商超、購物中心、商業街區消費氣氛快速回暖,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成長,居民消費潛力逐步釋放。
消費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下一步,安徽省將著力抓投資促消費,加快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和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抓好農業生產,統籌做好科技創新、招商引資、營商環境改善、改革開放、民生保障、風險防范等工作,持續用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確保上半年時間過半任務完成過半。”過勁松表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