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2023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在合肥啟幕。在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啟動儀式上,國家航天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布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影像圖。科學研究團隊通過火星高分影像,識別了著陸點附近大量的地理實體,其中就有一個以安徽省潛山市天柱山鎮命名的實體。
據悉,本次發布的影像圖為彩色,包括按照制圖標準分別制作的火星東西半球正射投影圖、魯賓遜投影圖和墨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圖,空間分辨率為76米,將為開展火星探測工程和火星科學研究提供質量更好的基礎底圖。
天問一號任務環繞器中分辨率相機,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歷時8個月,實施了284軌次遙感成像,對火星表面實現了全球覆蓋。地面應用系統對獲取的14757幅影像數據進行處理后得到火星全球彩色影像圖。
科學研究團隊通過火星高分影像,識別了著陸點附近大量的地理實體,國際天文聯合會根據相關規則,將其中的22個地理實體,以中國人口數小于10萬的歷史文化名村名鎮加以命名,將中國標識永久刻印在火星大地,安徽省潛山市天柱山鎮就是其中之一。
天柱山鎮設立于1992年,總面積71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戶籍人口1.36萬。境內擁有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游景區天柱山,天柱山鎮“因山”得名。在2023年的春晚上,也有天柱山元素,那就是吉祥物“兔圓圓”,它取意“安徽模鼠兔”, 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最早的兔形動物,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李傳夔先生發現并命名。目前在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潛山市博物館,都可以看到安徽模鼠兔的仿制標本,而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內的楊小屋化石點,就是安徽模鼠兔的發現地。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