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无码国产,国产极品在线观看,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激情综合网五月

融合發展茶產業鏈 促進“安慶茶”走出去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張春雨 分享到 2023-04-13 16:05:24

大地回春,草木葳蕤,清明前后,正是新茶上市的時節。在大別山南麓,安慶市的多個茶場也進入了繁忙的采摘期。作為徽茶兩大著名產區之一,安慶有著桐城小花、天柱劍毫、岳西翠蘭等多個知名茶葉品牌,不過在合肥以及安慶市以外的茶葉市場,“安慶茶”并不多見。“安慶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茶葉品質很高,但品牌宣傳力度不夠,也缺乏有實力的龍頭企業。”安慶市農業農村局的相關專家表示,目前該市正深耕“老產業”,發展涉茶新業態,提升茶葉品質,深化茶旅融合發展,打響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安慶茶“走出去”。

深山好茶還未完全走出“深閨”

4月10日,在合肥市區的江南茗茶城,車來車往,目前大部分品牌的新茶已經上市。“一直以來,茶城里岳西翠蘭有,桐城小花較少,天柱劍毫則更少。”一位在茶城經營多年的店主告訴記者,安慶的茶葉品質很好,但目前在合肥市場上,來自安慶的茶葉品牌不算多。

雖然在外地市場不多見,但安慶出好茶。安慶茶區位于我國著名茶區之一的大別山南麓,為徽茶兩大著名產區之一,茶園多坐落于深山峽谷,海拔多在600~1000米,終年云霧繚繞,森林覆蓋率高,氣候溫涼濕潤,為生產高品質茶奠定了優越的物質基礎,早在唐代就已有盛名。

安慶茶區主要品類為綠茶,茶葉外形或形似蘭花、或神似寶劍。“基本上是‘一縣一品’的格局。”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安慶綜合試驗站站長黃海介紹,該市茶園總面積56.67萬畝,僅次于黃山與六安,全省排名第三,擁有 “岳西翠蘭”“天柱劍毫”“天華谷尖”“桐城小花”“宿松香芽”等名優茶區域品牌,其中以“翠綠鮮活、蘭香入味”的“岳西翠蘭”更是四次作為國賓禮茶贈送外國元首。

2023年該市可開采茶園51萬畝。雖然種植面積全省排名第三,產量和產值都排在第四。“因為對品質要求高,畝產量都不算高。”黃海坦言,同時也因為知名度不夠響亮,價格相對也不算高。

安慶茶葉種植歷史悠久,為全國名優綠茶適宜區,綠茶占比99%,“名茶多,但茶企小且分散,除了區域公共品牌,還有很多頗受歡迎的本地品牌。”黃海介紹,如潛山的毛毛月、天柱玄月,太湖的二祖禪茶等等,“品牌資源沒有得到集聚。”

黃海告訴記者,安慶茶區的茶葉,基本上自產自銷,沒有走出省外卻也沒有庫存,在本地已完成了消納。

百年茶園瞄準綠色抓品控

去年秋冬季干旱,今年清明前后氣溫一直較低,導致茶葉萌芽遲,明前茶鮮葉少,量少、質優、價高。“目前為止,同期相比,干茶價格普遍上漲。”多個茶葉經營戶告訴記者,清明前后茶葉的貨源量少,直到4月中旬氣溫上升,鮮葉量才上來了。

4月2日,主產桐城小花的桐城市康之源家庭農場才開園,而去年開園日期是3月20日。農場負責人崔高升,同時也是桐城市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80后”的他說并不過分追求概念、規模,“茶葉本身的品質才最重要。”

崔高升自祖爺爺輩開始種茶,家里的茶園已有百年歷史,位于桐城小花核心產區雙溪村忽皮嶺。120畝茶園生產有機綠色茶,目前常住采摘工人50多人,“中等規模,算是適度。”崔高升告訴記者,在全國范圍內茶葉產能過剩的背景下,他的重點是提高茶葉品質,因為品控,茶園畝產量不高,“不愁銷路。”

采摘是名優綠茶的難點,有效用工時間只有25天左右,人工緊張,葉片大了就不符合名優綠茶的標準要求,棄茶率高。崔高升在做好名優綠茶品控的同時,利用后期茶葉開發“小花”紅茶、珠型綠茶,提高原料利用率,今年開始制作珠型綠茶。

桐城市現有茶園約6.8萬畝,2023年可開采茶園6.5萬畝,總產量約700噸,一產產值4.4億元,綜合產值11.4億元。作為桐城市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高升也分析思考過如何讓桐城小花品牌更響。“龍頭企業帶動不強;用工成本高,產業鏈短,原料利用率低;缺乏創新營銷思路,更缺少創新型人才。”

為了宣傳和推廣桐城小花有機茶品牌,崔高升多次赴合肥、上海、杭州、廈門、安慶等地,參加農交會和茶博會,宣傳推介綠色小花茶,提高桐城小花茶葉知名度。

崔高升告訴記者,協會將配合品牌推介宣傳,開展培訓與技術指導;引導茶農進行低老茶園改造,降低人工成本,加強與科研院所交流協作,提升加工水平、培育鄉土人才,助力茶產業提質增效。

20年選育良種為品牌賦能

崔高升在忙于品控提升桐城小花知名度,安徽恨水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農藝師蔣澤艷則忙于選育良種。

恨水茶業的茶葉種植面積2200余畝,是安慶茶區的種植大戶,產品包括有天柱劍毫、天柱云霧等。“安慶茶區植被好,生物多樣性豐富,有利于茶葉生長,湯色清亮,香味悠長。”蔣澤艷介紹,由于種植規模都不大,管理精細,所以安慶茶區的茶葉品質普遍較高,同時也受限于規模小、散,市場拘于在本地,對外開拓不足,宣傳力度不夠。

早在2016年,恨水茶業開始制作恨水紅茶,2010年制作青茶,茶葉品質高,并不愁銷路。“其實也想走出去。”蔣澤艷告訴記者,他的目標是長三角。他認為“走出去”的舉措之一就是打造差異化、高品質的茶葉。他的茶園是安徽最大的單個有機茶基地。

茶葉專業畢業的蔣澤艷利用20年的時間選育出了良種“皖茶10號”,“2020年農業農村部認證為‘國家級良種’,今年將開始大力發展。”據介紹,目前我省茶樹老新品種僅約20余種,其中新品種僅約10余種。

蔣澤艷對安慶茶葉非常有信心,他告訴記者,皖茶10號將能提高安徽高端茶的品質,成為安慶茶葉新的增長點,“安慶能做出更好的茶葉品牌。”

發展涉茶新業態打響知名度

缺乏龍頭企業引領,茶葉企業普遍“小”、“散”,“這是特色,也是短板,企業規模小,管理精細到位,主要生產前期名優綠茶,夏茶秋茶少,以至于總產值不高。”黃海介紹,由于規模不大,品牌資源集聚不明顯,宣傳力度不夠,致使品牌的消費者認知度低,缺乏市場競爭力,知名度低。

近年來,安慶市也從升級茶園、提升品質、發展茶旅融合等多方面入手,推動茶產業振興。

“當務之急是要提高茶樹鮮葉的下樹率,鼓勵茶企前期做好名優綠茶,后期適當開發紅茶、顆粒形綠茶。”黃海介紹,該市還將完善桐城小花等區域公用品牌茶葉產品標準和加工標準,鼓勵茶企在省外開設品牌店,通過帶貨直播等方式拓寬銷售渠道。

近幾年安慶市還持續支持企業創意茶文化作品、開發茶旅游商品,積極培育茶園生態觀光、茶文化體驗、茶文化康養、茶產品購物等茶旅新業態,推動茶業融入“旅游+”鏈條。

崔高升在2017年開始謀劃“合作社+農戶+茶園+茶家樂”,建起了民宿客房,開展體驗式采摘和休閑觀光服務。蔣澤艷也在基地建起了民宿,作為潛山市茶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他和同行們也在謀劃茶文化旅游路線,增加游客的茶文化體驗。

 茶產業是大別山傳統的特色作物,也是農民增收、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據介紹,安慶市茶產業相關就業人員約40萬-50萬。

崔高升成立合作社,帶動周邊6個村民組百余戶村民種植茶葉1000畝,為他們提供技術指導,協助茶農物資采購;蔣澤艷自2000年開始育苗接近1億株,不僅是優惠供應,還免費發放茶苗500萬株,助力村民致富:“鄉村振興,首先是產業振興,茶產業可以說是山區振興的首要產業。”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犹县| 屏东市| 江北区| 济南市| 百色市| 永靖县| 关岭| 莱州市| 台湾省| 五大连池市| 平阴县| 奉节县| 慈溪市| 晋宁县| 瑞安市| 拜泉县| 区。| 奉新县| 壶关县| 成安县| 奇台县| 林口县| 泗水县| 南华县| 泽库县| 枝江市| 云梦县| 平武县| 凤山市| 手游| 甘南县| 昌平区| 赤峰市| 晋江市| 呼和浩特市| 冀州市| 闽清县| 澄城县| 崇左市| 高阳县| 克什克腾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