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餐飲文旅到產業物流,服務業涉及范圍廣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4月6日,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全面學習把握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譜寫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場,主題是“深化三產‘鍛長補短’構建優質高效服務業新體系”。
記者從會上獲悉,去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22943.3億元,增長2.2%;外貿規模再創年度歷史新高。今年,安徽將擴大服務供給,支持合肥市創建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鼓勵住房改善、改造提升商業示范街區等,為商貿流通、產業升級和民生文旅提供“皖美服務”。
服務商貿: 支持合肥等市創建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
2022年1月,省委省政府印發《服務業鍛長補短行動方案(2022—2025年)》,經過一年多的鍛造長板、補齊短板,全省服務業取得新優勢。如何將優勢的輻射范圍擴大?加快暢通內外循環、塑造商貿新優勢是不二選擇。
商貿流通業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梁紐帶,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在引育商貿流通主體、增強發展內生動力上,安徽將支持合肥、蕪湖等市創建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加大骨干商貿流通企業引育,2023年培育新增限額以上企業1000家左右。
在促進“合作走出去、企業走進來”中,安徽將開展萬企百團出海行動。結合已發布的境內外國際知名展會目錄,今年將分級組織156場線下境外展、50場境內國際展和100場線上線下貿促活動。
外貿主體是盤活海外市場的“鯰魚”,今年,安徽將重點組織企業參加繼續培育認定50個以上“安徽出口品牌”,力爭全省進出口過億美元企業達150家,新增進出口實績企業超1000家,爭取年內招引外資重點項目超過150個。在自貿試驗區提升中,安徽也將推進一批改革試點經驗,建設使用海外倉350個以上,跨境電商交易額增長30%以上。
在國家物流樞紐建設中,安徽一直支持合肥、安慶爭創新的國家物流樞紐,將布局建設省級示范物流園區5個左右,新建多式聯運示范工程10個左右;爭創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培育省級冷鏈物流基地5家左右、集配中心20家左右,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供應鏈平臺集聚區。
服務產業:創建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為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安徽將從科技服務、信息服務、商務服務等領域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
如加快安徽科技大市場服務體系建設、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設立科創投資資金、創建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舉措將推進科技服務提檔升級。實施軟件“鑄魂”工程,開展軟件名城、軟件名園“雙名同創”等舉措,將推動信息服務數字賦能。
今年,安徽將建設省級工業軟件創新中心2家以上,培育工業軟件創新產品20個、工業軟件示范應用企業30個。建成軟件產業園25個以上,培育“首版次”軟件100個左右,新增省級大數據企業500家以上。同時深入實施“中國聲谷”創新發展三年行動,力爭營收達到3000億元。
值得期待的是,聚焦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智能家電等重點產業領域,安徽將實施一批供應鏈服務、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創新性公共服務平臺等重大項目,組織開展“百名專家進百企”活動,組織高水平專家開展“一對一”診斷,總結提煉試點經驗,研究提出問題路徑,提供定制化咨詢服務。
今年,安徽重點產業將迎來更優質的金融服務。安徽將深化數字賦能普惠金融專項行動,爭取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服務線上融資3000億元以上;實施企業上市“迎客松行動”計劃,深入推進萬家企業資本市場業務培訓,全年力爭新增30家上市企業;扎實開展金融服務“五進”活動,推進金融助企紓困政策落地,新增小微企業貸款2000億元以上;爭創全國綠色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
服務民生:培育省級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約70個
擴大民生服務供給,讓安徽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強。今年,安徽將持續實施十大暖民心行動,優化提升餐飲、健身、養老、幼托、家政等領域民生服務水平,遴選一批面向長三角的康養基地。
同時推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提升兒童、創傷等中心服務能力,加快腫瘤、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中醫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為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今年,安徽將持續拓展消費新賽道,擴容升級“徽動消費”行動,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等消費。同時推深做實“安徽人游安徽”、“皖美好味道·百縣名小吃”、安徽文化惠民消費季等活動,培育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促進文旅、餐飲等聚集性接觸性消費市場恢復。
今年,安徽擬培育省級一刻鐘便民生活圈70個左右,改造提升示范商業街區10條以上。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劉小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