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安徽“雙創匯”科技成果項目庫、技術需求和要素需求項目庫;每周組織開展一場轉化活動,全年達50場左右……2月26日,記者從安徽省科技廳獲悉,從今年起,我省將開展安徽“雙創匯”活動,將力爭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品牌。
為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我省還將打造網上虛擬實驗室等,實現全省全域、線上線下全覆蓋的產學研深度“無縫”對接融合。
“雙創匯”將每周開展, 同步建立“兩庫”
記者從安徽省科技廳獲悉,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解決企業技術難題,進一步促進科技產業一體化,從2023年起,安徽將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雙創匯”活動。
該活動將“走進”高校院所、各市縣、“科大硅谷”、園區等,從供需兩端架橋梁促轉化。其中,將重點開展五項內容,包括科技成果路演發布對接,創新創業故事分享,企業技術需求發布對接,創新創業項目路演對接和科技金融人才對接。安徽“雙創匯”活動原則上每周組織一場活動,全年50場左右。
聚焦成果轉化,“雙創匯”還將通過安徽科技大市場公司與“羚羊”工業互聯網科產平臺公司等充分挖掘國內外科技成果,建立安徽“雙創匯”科技成果項目庫。同時,各市(市縣區)科技部門將組織有關專家,收集、凝練本地企業技術需求和資金人才等要素需求,建立安徽“雙創匯”技術需求和要素需求項目庫。參與成果轉化的各方將能基于各類項目庫,組織開展路演發布、技術對接等系列活動。
“希望通過最新的科技成果路演發布對接,讓科技成果更加順暢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通過企業技術需求路演發布對接,讓企業更加精準地找到技術合作依托單位。通過創新創業故事的分享,激勵更多的科技人員投身經濟主戰場。”安徽省科技廳副廳長夏輯表示,將力爭把“雙創匯”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品牌。
將打造網上虛擬實驗室等
推動產學研“無縫”對接
目前,“雙創匯”已開展了走進中國科大,走進“科大硅谷”等活動。每場活動都有多個高校院所的創新技術成果、多家企業的技術項目需求進行發布,之后,行業專家對相關項目的先進性、創新性進行點評。
會后,安徽科技大市場現場組織項目團隊、高校專家、高新園區、金融機構、企業等進行供需對接,多個技術項目順利對接、簽約。“針對每場活動的特點,我們在活動前會廣泛征集、挖掘企業技術需求,同時請相關專家進行研判、遴選。”安徽科技大市場相關負責人介紹。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吳楓表示,中國科大作為全國首批“賦權試點”改革單位之一,通過不斷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有效化解了知識產權處置難題,科技成果轉化已進入“快車道”。此次安徽啟動開展的“雙創匯”活動,深度整合了省、市、校科技資源,勢必會為推進科技成果“賦權改革”等提供更廣闊的平臺。
記者獲悉,為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下一步,安徽還將加快建設“科大硅谷”改革試驗田集聚全球創新資源,支持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培養復合型科技產業組織人才。同時,依托羚羊工業互聯網率先打造網上虛擬實驗室,打造“政產學研用金服”于一體的安徽科技大市場,實現全省全域、線上線下全覆蓋的產學研深度“無縫”對接融合。
合報科學+融媒體工作室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劉暢司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