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革命,三分建設、七分管理,持續推進公廁精細化管理,才能讓“小公廁”發揮“大作用”。5月26日,記者從合肥市廬陽區城管局獲悉,該區連日來深入開展公廁環境提升專項整治行動,通過對公廁實施“管家式”保潔、“訂單式”維保、“不定時”督查等,推動全區公廁整體面貌煥然一新,擦亮城市文明“窗口”,提升市民群眾的幸福感。
“管家式”保潔,提升市民如廁體驗
5月26日清晨,阜南路四灣巷公廁公廁管理員蔡新鳳便開始忙碌地清掃工作。經過1小時的精心打掃,洗手臺、嬰兒護理臺等設施被擦拭得一塵不染,角落里的檀香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公廁的環境衛生直接影響了大家使用的方便程度,隨用隨清是基本要求。”蔡新鳳說道。
夏季來臨、蚊蟲滋生,除了常規保潔外,每隔一段時間,管理員還會對每個廁位噴灑消毒劑和植物性除味劑,適時在廁間點上蚊香等。“廁位容易滋生細菌,我每隔兩小時就會對重點區域消殺一次,噴灑除味劑,不僅要確保廁位整潔干凈,還要消除異味,讓大家用得舒心。”蔡大姐笑著說。
據廬陽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區共90座環衛直管公廁,實行公廁全天候 “管家式”保潔。“我們公廁管理人員每天凌晨5點進行一次全面保潔,主要對公廁內外環境進行細致保潔,包括清理角落蜘蛛網、污漬等,同時對洗手池、門把手、馬桶等各項設施進行清潔及消毒,并點起檀香營造清新宜人的氛圍,上午到晚上8點期間人流量較為集中,公廁管理員不定時開展隨走隨清,并適時噴灑植物性除味劑、添加廁紙等。”
加裝母嬰護理臺,提升公廁服務品質
近期,廬陽區城管局市容設施中心在對環城北路公廁巡查時發現,第三衛生間空間寬闊,衛生環境良好,但是缺乏一個母嬰護理臺,考慮到公廁位于環城公園內且緊鄰網紅四灣菜市,巡查人員便即刻加裝了一個母嬰護理臺,盡量給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更多方便。
據悉,自公廁環境整治開展以來,廬陽區城管局圍繞“水通、燈亮、窗明、地平”要求,加強全區90座直管環衛公廁的巡查督查力度,通過“訂單式”公廁維修服務助力公廁內外環境質量和服務水平提升。
“我們建立以公廁管理員為主,‘市民監督+日常巡查維修’的公廁問題發現機制。”該負責人介紹,該區每個公廁門口都張貼有廬陽城管24小時舉報電話,市民群眾可隨時進行投訴建議。同時,所有公廁設施設備問題通過電子平臺派發維修訂單至離公廁最近的維修人員,大大降低了維修響應時間,縮短維修時間,保障公廁正常使用。問題維修完畢后由公廁管理員驗收確認,確保公廁維修質量。
“‘訂單式’維修服務做到小問題當天修復,同時還可通過電子平臺實時查看維修進展,對維修超時訂單及時進行預警,近一周以來巡查公廁242次,維修公廁門鎖損壞、紗門紗窗破損、照明燈故障、水龍頭松動損壞等問題185起。”該負責人介紹,以 “一廁一策” 精準整改,讓 “方便之處” 更方便、更潔凈。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武鵬 通訊員 肖倩 黃宏偉 童宗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