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蕪湖市鏡湖區的江畔,坐落著一個“明星小區”——翠鉑灣。
自2016年交付以來,這里不僅以一線江景和高端品質聞名,更因世茂天成物業服務的“溫度”和“智慧”成為安徽省“皖美紅色物業”示范小區。
小區的硬件設施堪稱一流:智能門禁、高空拋物監控、煥新的地下車庫……但業主們更津津樂道的,是物業那份“有溫度”的服務。
紅色基因:黨建引領的社區溫度
“物業和業主不是對立面,而是共建美好生活的伙伴。”這是小區物業經理常掛在嘴邊的話。2019年,小區成立黨支部,將紅色基因融入物業服務。
紅色議事廳里,社區、物業、業委會和居民代表定期圍坐,從停車位規劃到充電樁安裝,大事小事共同商議;
黨員樓棟長主動結對幫扶空巢老人,疫情期間組建“抗疫先鋒隊”,24小時守護安全;
“疫情期間,黨員志愿者每天幫我家送菜,連降壓藥都幫忙買。”業主王阿姨感慨,“住在這里,心里踏實。”
服務有溫度:從“小事”到“大事”的暖心守護
在小區,“遇事找物業”已成為業主的習慣。這背后,是一支“管家天團”的默默付出。
2023年5月,正值高考沖刺期,小區業主李女士卻心急如焚,樓下的裝修噪音讓備戰高考的孩子難以靜心復習。
她試著撥通了物業的電話。物業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聯系裝修負責人,但對方因工期緊張不愿停工。
物業“管家”沒有放棄,翻出裝修業主的資料,自掏腰包買了水果上門溝通。面對物業的真誠,裝修業主最終同意暫停施工:“孩子高考是大事,鄰里之間就該互相體諒。”
這場“靜音行動”不僅解決了李家的難題,更讓小區多了一段暖心的鄰里佳話。
這樣的故事在小區并不少見。某天深夜,業主陳先生發現廚房天花板滲水。物業管家和工程師傅連夜排查,發現樓上住戶長期空置。管家通過微信發送漏水視頻,并協調樓上業主關閉總水閥,初步判斷是隱蔽水管微漏。次日,專業團隊精準定位漏點并修復。陳先生感動道:“物業不僅反應快,還懂技術,住這兒真省心!”
智慧賦能:科技讓服務更高效
小區的物業服務不僅“暖”,還充滿“智”感。通過“茂家”智慧平臺,業主可在線報修、繳費、預約車位;智能門禁、高空拋物監控系統則讓安全感倍增。
面對車位配比1:0.6的緊張局面,物業沒有簡單"一刀切",而是推出預約制"孝心、愛心、暖心"車位。
孕晚期業主因機械車位停車困難,通過預約獲得固定車位;訪客車輛按需停放,既盤活資源又減少糾紛。如今,"三心車位"成為業主口口相傳的暖心品牌。
2023年,小區加裝30個高空拋物攝像頭,昔日讓業主頭疼的“空中炸彈”問題迎刃而解。
物業經理介紹:“我們每月兩次維護電梯、消防設備,每季度清潔水箱,所有流程通過掃碼巡檢系統留痕,確保服務可追溯。”數據顯示,小區物業費收繳率連續三年超97%,滿意度高達96%。
創新實踐:從“管理”到“共情”
該小區的秘訣還在于“主動問需”。物業建立“入戶拜訪”制度,定期傾聽業主訴求。針對空巢老人,管家提供代購藥品、免費維修等“居家養老”服務;文藝匯演、元宵燈謎會等活動則讓社區充滿人情味。
“四方聯動”機制,社區黨委、物業黨支部、業委會和業主攜手,累計解決高空拋物監控安裝、門禁升級等11項民生難題。
業委會成員中57%是黨員,他們帶頭參與志愿服務,推動小區從“零散管理”邁向“共建共治”。“以前覺得物業只管收費,現在他們是實打實的‘管家’。”業委會相關負責人坦言:“我們和物業不是‘對立面’,而是‘合伙人’。”
面對未來,小區的物業團隊已有清晰規劃:深化智慧服務,引入AI巡檢、物聯網設備;擴大“紅色業委會”影響力,激發更多居民參與共建。物業經理表示:“好服務不一定是高價,而是讓業主覺得物超所值。”
從"停車難"到"三心車位",從高空拋物到智能監控,從噪音糾紛到黨員調解……世茂翠鉑灣用一個個微創新、暖服務,詮釋了"紅色物業"的深層內涵,用行動證明,真正的“好服務”,是看得見的用心、聽得見的回應,更是鄰里間那份溫暖的人情味。(文/圖 尋找安徽“好服務”小區活動策劃組 盧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