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能源汽車千億產業建設、依托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公共平臺加大全球優質項目遴選力度、推動中小企業“鏈式轉型”、培育打造世界級智能家電(居)產業集群、設立第二個科創金融工作站、與山姆等龍頭商貿企業合作擴大進口商品規?!?月13日上午,合肥經開區召開新春第一會,明確2025年推動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數字化,打造數字產業、未來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擴大新興產業優勢,拓寬未來產業賽道
2024年,合肥經開區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逾3700億元、增長11.3%,百億以上企業增至17家,“四上”企業營收近8000億元,綜合發展水平位列全國國家級經開區第七、長三角第四,繼續全省領跑。
新興產業方面,該區2024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產值增長47%,集成電路產業產值增長96%。生物醫藥產業總量持續提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6個新藥研發公共技術平臺投入運營,已孵化企業37家。
2025年,該區將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整車-零部件-后市場”全鏈條發展,加快蔚來、大眾等重大項目建設、產值過千億。集成電路產業加快涉及、制造、裝備、封測、材料協同發函。生物醫藥產業依托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公共平臺,加大全球優質項目遴選力度,力爭細胞和免疫治療、精準醫療等細分領域競爭力全國領先。
傳統產業方面,該區2025年將持續推進省級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園區建設,以數字化轉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著力推進企業增資擴產上新、智能制造提標擴面、工業互聯網深度賦能、中小企業“鏈式轉型”,實現規上工業“智改數轉網聯”動態全覆蓋。著力培育打造世界級智能家電(居)產業集群,推動大家電做強、小家電做精、智能家居做優。
在空天信息、低空經濟、生物制造、智能機器人等未來產業方面,該區將優化省級基金招商、科技招商、場景招商、并購招商、產業鏈招商等做法,撬動更多資源加大新質生產力布局。計劃全年新簽約招商引資重點項目200個以上,謀劃一批10億元以上大項目。
催生創新原動力,建強產業競爭力
2024年,合肥經開區持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形成創新型企業“雁陣”式發展格局。當年,該區安排2億元專項資金支持企業研發。已培育省科技領軍企業3家,11家企業獲省科技創新攻堅計劃項目。
作為制造業大區,該區2025年將著力推動科技創新力轉化為產業競爭力,省級科技園區和高端創新平臺,實施科技型企業倍增計劃,深化以企業為主題的科技創新建設體系。
該區將支持引導一批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聚力實施重大科技攻關、科技項目“揭榜掛帥”,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培養更多產業鏈、創新鏈“雙主鏈”,加強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力爭2025年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25%。
2025年,該區將深化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設立第二個科創金融工作站,打造共同成長計劃“升級版”,持續壯大“基金叢林”,大力發展科創基金、并購基金、S基金等持續完善“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在基金招商上聚力用力。建立精準化基金賦能機制,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大力培育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力爭2025年基金規模突破1000億元,培育上市企業累計達15家,上市后備企業達100家。
2025年,合肥經開區將鼓勵重點科創園區建設人才“雙創中心”,支持人才帶項目、帶技術、帶團隊到該區創新創業。深化企業自主人才評價機制,優化分層分類人才服務保障,加大“高精尖缺”人才招引力度。人才引育方面,該區提出力爭2025年新增高層次人才1500人,新增參保大學生8萬人的預期目標。
在服務保障方面,該區2025年將加快推進職住平衡,推出一批配套更優的科創園區和改善型住房。打造一批服務業創新集聚區,加強樓宇、街區等載體更新升級,做好山姆會員店開業準備,加快in-Park、大眾國際社區建設,精細化提升明珠廣場歐風街品質,讓經開區成為生生不息的國際化新城。
構建開放橋頭堡,高水平聯接全球
2025年,合肥新橋國際機場T2航站樓、立體交通樞紐等二期改擴建工程將全面竣工。作為安徽省對外開放的空中交通樞紐,合肥新橋國際機場截至目前已常態化運營國際貨運航線7條,日、韓、美航線保障集成電路設備及原材料“點到點”進口,肉類、冰鮮等5個進境指定口岸全部建成投入運營。
2025年,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將開通歐洲、非洲新航線,升級建設智慧口岸;探索開展進口生鮮商品加工分撥業務,延伸口岸商品產業鏈;強化空港B保“平臺+通道”雙功能優勢,提升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能級,力爭2025年貨郵吞吐量增長10%。
除了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位于該區的合肥派河國際綜合物流園已獲批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2024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4.2萬標箱、增長160%,運輸商品車17.4萬輛。合肥經開綜保區發展水平全國第七,連續五年評級雙A??缇畴娚叹C試區落地全國首個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零售進口“退貨商品+區塊鏈輔助管理”新模式。
2025年,該區將開建派河港二期汽車滾裝碼頭、汽車物流中心,主動對接長三角港口及中歐班列爭取運力。力爭2025年水運力達12萬標箱,鐵海聯運力達15萬標箱。將打造全省首個“公鐵水空”多式聯運樞紐,最大限度助力企業通關便利、降本增效。
該區將與百大、山姆等龍頭商貿企業深化合作,擴大進口商品規模,促進“跨境電商+產業帶”發展,力爭2025年跨境電商交易額增長15%左右。
在自貿試驗區建設方面,該區目前已累計形成16項創新成果并復制推廣。長三角海關特殊貨物檢查作業一體化改革助力企業平均每票貨物節省通關時間3~5天;保稅物流中心法檢商品“分送集報”模式保障2500多種原材料、設備零配件出口“零延遲”。2025年,該區將圍繞戰新產業、龍頭產業開展系統性集成式自貿制度創新,高標準對接國際經貿規則,爭取大眾增值電信業務、安醫大二附院國際醫療開放試點,加速外資外智“引進來”。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郜征 通訊員 李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