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汽車產量首次突破300萬輛。在安徽,汽車產業不僅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也為持續不斷的創新提供了巨大的產業場景機遇。去年12月,省科技廳印發《安徽省場景創新工作推進導引(試行)》,統籌全省場景創新資源,為新技術新產品提供首試首用機會,加速推動特定領域技術革命性突破。近日,來自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浙江大學、安徽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和相關產業鏈公司代表,走訪東超科技、江淮汽車等企業,在合肥調研場景創新與汽車產業的融合創新。我省相關部門表示,下一步將加快構建車能路云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
皖車2024產銷兩旺
1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最新消息顯示,2024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雙雙超過3100萬輛,再創歷史新高。最新數據同時顯示,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4%和35.5%。新能源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0.9%。
在安徽,2024年汽車產量繼續保持40%以上增長、達357萬輛,同比增長43.3%;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94.5%、達168.4萬輛,產量均居全國第2位。出口方面,安徽汽車出口占全國比重25%。蔚來汽車迎來十周年重大發展時刻,推出行政旗艦轎車ET9,成為中國首款搭載線控專項技術的量產車型;大眾安徽上市首款純電動SUV轎跑ID.與眾;江淮汽車與華為合作推出的尊界S800填補國產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市場空白。國軒、中鼎入選2024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
出口方面,2024年安徽整車出口量躍居全國首位,奇瑞汽車出口量超百萬,全國每出口4輛汽車中就有1輛為安徽造。
2024年,安徽搶抓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和產業機遇,保有量突破百萬,新增近45萬輛,新增滲透率41%。安徽各城市推出多輪汽車消費優惠政策,推動汽車以舊換新等消費市場增量。
截至2024年底,安徽累計建成充電樁超70萬個,全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基本實現全覆蓋,鄉鎮充電樁覆蓋率提升至95%以上。
今年省兩會上,省政府工作報告對2025年安徽汽車產業發展也做出布局,將建設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研究院。加快建設世界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支持汽車“皖軍”技術和產品迭代升級,構建“車能路云”融合發展生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中心。推動優勢產業“抱團出海”方面,安徽將加快汽車、新能源等國際合作產業園建設。推進開放大通道大平臺建設方面,將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全產業鏈開放創新。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安徽將全面運行“雙碳”管理一體化平臺,在新能源汽車等行業開展碳足跡核算。
安徽將加速構建車能路云融合發展產業生態
省政府工作報告中2025年工作的相關布局,無疑為安徽汽車產業提供了豐富的創新場景機遇。下一步,汽車產業與場景創新如何融合發展?近日,由安徽省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主辦的“黃山松”專家專題研討會在合肥舉辦,來自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浙江大學、安徽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與省發改委、省科技廳、安徽省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馬鞍山市、滁州市、蕪湖市相關主管部門以及合肥場景應用創新促進中心有限公司、相關企業共論汽車產業與場景創新的未來。
北京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國際組織創新學院副院長葉選挺教授認為,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帶來技術范式、創新范式的變化,場景正是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加速融合的重要牽引力。“場景不完全等同于市場。場景提供了挖掘市場、尋找市場的重要接口,需要政、產、學、研、用從多方面共同發力,最終將場景轉化為真正的企業價值,提升企業的經營能力。”葉選挺說。
安徽大學商學院副院長葉江峰教授認為,利用關鍵核心技術實施跨界場景創新,是破解單項冠軍企業鎖定某一產業內發展困境的有效途徑。“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的單項冠軍企業,除了可以在既定的產業領域內深耕細作之外,還可以將關鍵核心技術孕育其他場景,催生出新的技術、新的市場發展基礎。”
北京理工大學公共管理系主任,教育部戰略研究基地北京理工大學科技創新與教育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尹西明是國內較早提出“場景創新”概念的專家之一,他認為,把握場景驅動創新機遇,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戰略突破口。“場景驅動創新過程中,既要關注當下,將現有技術、數據和產品應用于特定領域或場景,實現價值倍增;更要放眼未來,基于未來趨勢與未來場景,凝練科學問題,牽引突破技術瓶頸,培育創新性人才,創造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流程乃至開辟新市場、新賽道和未來新產業。”尹西明說。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金珺聚焦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深入剖析了場景創新在產業中的落地路徑。在她看來,新能源汽車是未來出行中的一個巨大的應用場景,應該重新定義汽車的角色,使之成為人們生活中的智能伙伴。在這樣的轉型過程中,車企應該通過場景,找到真實的市場需求。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動態競爭與創新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張雪梅認為,場景的重要作用之一是鏈接開放與自主、供給與需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把場景和技術、產品放在了同一高度,這意味場景已經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生產要素,應該重視激發這一生產要素。”
“當前,合肥正式對外發布了場景創新‘1124’生態體系,標志著合肥進入場景創新3.0新階段。到2025年底,合肥將圍繞‘6+5+X’產業集群體系融合發展,廣泛開放城市場景機會,全面實現跨界資源整合協同創新,推動合肥場景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打造全國領先的場景創新生態。”合肥市場景應用創新促進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弼介紹。
安徽省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主任喻東認為,在數字化、智能化時代,特別是考慮到創新的不確定性與創新資源管理的跨組織、跨邊界協同特性,以場景為牽引,在場景中開展創新工作、尋求創新成果,是實踐證明有效的工作方式。場景發掘、設計、價值評估等相關工作是高價值的專業工作,需要得到更大的重視。今后,安徽省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將著重加強相關能力建設,在場景創新中與共創價值、共享成果。
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后市場推進組組長、人才和開放推進組組長陳姝彤陳姝彤表示:“下一步,省汽車辦將會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籌部署,會同各有關方面圍繞提升創新能級、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強化試點示范、擴大開放等方面持續發力,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構建車能路云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郜征 通訊員 程鴻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