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小年,迎大年”人間至味是團圓。1月22日,正值傳統小年,不少人已經踏上了回家團圓的旅程,但在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這里的年味別樣濃。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剛剛走進位于內科8樓病房,紅彤彤的燈籠首先映入眼簾。非遺傳承人攜手中國好人正在教孩子剪窗花、陪老人包餃子,這個在病房里的“老少”互動,讓愛與希望正在蔓延,成為這個寒冬里最動人的風景。
“孩子們,我們要沿著這條邊剪,注意別剪斷嘍。”“90”后非遺傳承人丁健在市二院廣德路院區兒科病房內,教孩子們剪窗花。紅紙翻轉間,一個個寓意吉祥、形態各異的窗花躍然紙上。孩子們用靈巧的雙手,剪出了“多喜樂,常安寧”“福滿春日”等字樣,瞬間把病房裝點得喜氣洋洋。“這是我第一次剪窗花,沒想到一次就成功啦!”今年7歲的趙樂童開心地展示自己的剪紙作品。
“我想把祝福送給更多的叔叔阿姨和爺爺奶奶。”病房里,孩子們的心聲如同春風般溫暖。“希望本次活動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非遺技藝的精妙與魅力,更激發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丁健告訴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現場的每個孩子都在認真學剪紙,大家認真的狀態讓他很感動。
隨后,在中國好人童春香等醫護志愿者的帶領下,“愛心傳遞隊”將這些寄托著孩子們美好祝愿的窗花,送到了僅一路之隔的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老年護理院。“奶奶,這個送給您,祝您新年身體健康!”一位小朋友奶聲奶氣地說道。老人們看到孩子們的作品,露出了慈祥的笑容,紛紛贊嘆道:“這些窗花真是漂亮極了,孩子們真是心靈手巧!”為了回饋孩子們的愛心,老人們也行動起來。他們精心準備了餃子餡和面皮,親手為孩子們包起了餃子。當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餐桌時,孩子們的臉上再次綻放出了幸福的笑容。“通過一老一小的互動,讓我們感受到社會溫暖的力量。”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后勤黨支部書記、膳食處副處長童春香介紹說,希望在新春來臨之際,讓病房里的患者也能感受到節日的氛圍和溫暖。“在醫院里還能收到孩子們這么可愛的禮物,感覺心里暖乎乎的。”今年76歲的王德玉感慨地說道。
(朱沛炎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周梅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