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全省司法行政工作會議獲悉,2024年,全省司法行政機關有效發揮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一站式”解紛體系全面推開,“六尺巷”“一杯茶”“作退一步想”“握手言和”等具有“時代味”“安徽味”的調解品牌持續擦亮,全省各級調解組織化解矛盾糾紛60.2萬件,調解成功率98.5%。
具有“時代味”“安徽味”的調解品牌持續擦亮
我省開展了“人民調解為人民 助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專項活動。聚焦新能源汽車產業以及先進光伏、新能源儲能、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指導各級調解組織開展“滾動式、拉網式”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及時化解企業各類矛盾糾紛,服務構建一流營商環境,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專項活動期間,調解涉企矛盾糾紛約2.9萬件。
我省印發《全面構建“一站式”安徽特色解紛體系實施意見》,進一步規范“一站式”解紛體系建設,打造以人民調解為基礎,司法調解、行政調解、行業性專業性調解銜接聯動的大調解工作格局。通過單獨新建、改擴建、合署辦公等方式,建設“一站式”解紛“線下”實體平臺708個,4000多個調解組織入駐“線上”調解平臺,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調解服務。聯合滬蘇浙司法廳(局)印發實施意見,建立長三角區域(毗鄰地區)矛盾糾紛調解協作機制,實現毗鄰地區矛盾糾紛聯防聯調。
我省將“楓橋經驗”與江淮地域文化、法治文化緊密結合,持續深化推廣皖北“一杯茶”、皖中“六尺巷”、皖南“作退一步想”、宣城“握手言和”、阜陽“四事四權”、亳州“上善若水”等特色調解法,推動全省調解品牌建設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形成了“有糾紛找調解”的良好社會氛圍。
免費為80歲以上老人辦理首次遺囑公證
2024年,全省公證行業積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充分發揮公證在防范化解糾紛、服務保障民生、促進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的作用,持續推進公證服務利企便民。
我省公證行業開展“公證服務進村居(社區)、企業園區”專項活動,構建“公證+基層治理”“公證+企業服務”等公證新業態,拓寬服務領域,改進服務方式,打通公證服務的“最后一公里”?;顒右詠恚C服務進村居(社區)5530次、公證員參與活動1999人次,提供法律咨詢服務37330人次,受理辦證12500余件;走訪企業(園區)284家次,在企業設立聯系點或辦證點100余個,舉辦法治講座112場次,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157件次,辦理涉企公證14000余件。
我省推行公證服務“365天不打烊”,全省19家市級公證機構全部落實“雙休日節假日服務”便民舉措,62家縣級公證機構實行“錯峰延時服務”“預約全時服務”和“加急即時服務”等措施,解決上班人員沒有時間辦證難題,提升當事人辦證體驗。
我省印發了2024年版安徽省公證事項證明材料清單,涉及38類100個公證事項。對法律關系簡單、事實清楚、證明材料充分的公證事項,將出具公證書的期限分別縮減至5-10個工作日以內。另外,下調了部分涉企和民生類服務收費,對企業申辦公證再降低20%,對低保戶、重度殘疾人減免50%,免費為80歲以上老人辦理首次遺囑公證。
我省推進涉外公證與領事認證聯辦,將全省涉外公證處代辦領事認證的便民舉措機制化。目前,全省已開通34個代辦點,做到“一窗受理,只跑一次”,最大程度利企惠民。提供“涉外公證+附加證明書”一站式公證服務,全年全省簽發附加證明書1.5萬份,平均每份辦證時間縮短至1-2個工作日,費用平均節省400元人民幣,直接為企業和個人節省90%辦證時間和約500萬元費用。
2024年全省辦理法律援助案件9.4萬件
我省推進修訂《安徽省法律援助條例》,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層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見》,完善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制度,深化通知辯護案件指派工作機制,鞏固推進法律援助申請個人誠信承諾,建立具有安徽特色的法律援助新模式??鄹哔|量和均衡發展兩個主題,以問題為導向,制定2024年法律援助工作要點,出臺《2024年度全省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實施方案》《2024年度城鄉困難群體法律援助民生工程辦案任務分解表》,細化工作目標任務和具體要求,推進法律援助各項工作規范發展。
我省常態化開展“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活動,深入組織開展“春暖農民工”“助力農民工”“關愛殘疾人”“鄉村振興 法治同行”等系列品牌活動,持續將殘疾人、農民工、老年人、婦女、未成年人、軍人軍屬、退役軍人等群體作為重點對象,做精、做細、做實法律援助服務,有效擴大法律援助民生實事影響力。
我省司法行政部門以新就業群體為重點,聚焦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法律服務需求,扎實做好重點群體請求確認勞動關系、給予社會保險待遇等事項法律援助工作,對申請支付勞動報酬、請求工傷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免予核查經濟困難狀況。
我省深化三臺融合,深度推進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平臺、熱線平臺、實體平臺融合發展,實施公共法律服務一體化管理平臺建設,基本建成具有安徽特色的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全省建成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23個、公共法律服務站1535個,法律服務工作室1.7萬個,建成全省集中統一的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和安徽法律服務網,實現公共法律服務“抬頭能見、舉手能及、掃碼可得”。
對農民工、婦女、未成年人等法律援助案件實行優先受理、優先審查、優先指派,探索建立法律援助異地協作機制,推進援調對接工作,引導農民工通過和解、調解等方式快速化解矛盾糾紛。2024年,12348熱線解答咨詢73萬通,安徽法律服務網辦理業務6.35萬件。
(通訊員 彭繼友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