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疾控中心上周流感監測數據顯示流感病毒陽性率持續上升,網絡實驗室流感樣病例標本檢測陽性率為28.6%(南方24.5%、北方32.8%),其中99%為甲型H1N1亞型流感,其余為乙型Victoria系流感。記者從安徽省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我省流感監測結果與中國疾控中心的公布的全國監測結果基本一致,近期流感病毒陽性率呈現上升態勢,流行的型別主要是甲型H1N1亞型流感病毒。
據介紹,我省流感的高發季節在每年的冬春季,一般從11至12月份開始上升,大多在1月中下旬達到高峰后開始下降,流行季一般持續到2月底或3月初。有時候,有的年份還會出現夏季流感流行小高峰,一般在7至8月份。
省疾控中心專家提醒,當前我省流感的流行水平與往年差不多,并未超過歷年最高流行水平,仍屬于季節性流行水平,公眾不必恐慌,做好日常預防流感措施即可。
由于冬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多發季節,當前正處于春節前夕,人們出行較多,人員密集場所如學校、商場超市、辦公場所等容易發生聚集感染,加之冬季氣溫變化較劇烈,人們呼吸系統免疫力會有所下降,更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流感、肺炎鏈球菌、人偏肺病毒等病原體均可導致感染,基于監測數據,經專家研判我省冬春季存在多種病原體交替或疊加流行的風險。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流感疫苗屬于二類苗,需要自費接種。不同廠家、不同類型的流感疫苗價格不同,大概在四五十塊錢至兩三百塊錢不等,具體可咨詢當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
專家建議所有≥6月齡且無接種禁忌的人群都應接種流感疫苗,最好在流感流行季來臨前完成疫苗接種,我省冬春季流感一般從11至12月份開始,因此每年9至10月份是流感疫苗最佳接種時機。若錯過最佳接種時機,在整個流感流行季內仍然是可以接種的。通常接種流感疫苗2至4周后,可產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
關于流感的基礎知識問答:
1.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2.流感病毒有哪些型別?
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季節性流感主要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所引起。
3.為什么冬季流感高發?
(1)溫度和濕度:低溫和低濕環境有利于流感病毒的存活和傳播;
(2)人群聚集:冬季人們更多地在室內活動,增加了病毒通過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播的機會;
(3)免疫力下降:天氣寒冷,人體代謝變慢,免疫力相對較低,抵御病毒的能力也會下降,機體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4.甲流和乙流會同時感染嗎?原因是什么?
甲流和乙流是流感的兩種不同亞型,二者存在一定差異,相互之間不能產生完全的交叉免疫,感染甲流或乙流后,依然有可能感染另一種亞型的流感病毒。
5.流感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主要通過打噴嚏和咳嗽等產生的飛沫傳播,也可經口、鼻、眼等直接或間接接觸方式傳播。在特定場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閉或通風不良的房間內,也可能通過氣溶膠的形式傳播。
6.感染流感后有哪些癥狀?
流感感染主要以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起病,體溫可達39 ~ 40℃,可有畏寒、寒戰,多伴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適,顏面潮紅,眼結膜充血等。兒童的發熱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患乙型流感時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也較成人多見。
7.流感病程多長,病程變化是怎么樣的?
流感病毒感染后多呈現急性、自限性病程。發病3~5天后發熱逐漸消退,全身癥狀好轉,絕大多數在1周內可恢復,但咳嗽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少數患者的疲勞和乏力癥狀可能會持續數周。
8.什么情況下要及時前往醫療機構就診?
大部分流感患者為輕癥,可以居家治療。如患者出現以下情況時應及時就醫:
(1)出現高熱不退或發熱時間超過三天;
(2)精神差甚至出現意識障礙;
(3)呼吸急促、呼吸困難,胸痛,胸悶等癥狀;
(4)嚴重嘔吐或腹瀉,抽搐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
9.吸煙的人是不是更加容易得流感?
吸煙降低呼吸道的抗感染能力,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和感染,使呼吸道感染概率增加。
10.孩子發燒了,是不是得的就是流感?
雖然感染流感會出現發燒,然而,發燒也可由其他多種原因引起,如普通感冒、細菌感染或其他病毒感染。因此,僅憑發燒癥狀難以確定是否為流感。建議家長在孩子出現發燒或其他呼吸道癥狀時,及時帶孩子就醫,通過醫生的專業檢查來確定病因,進行對癥治療。
11.流感是自限性疾病嗎?
感染流感,無并發癥者病程呈自限性,流感的癥狀通常在5至7天內自然緩解,即使不進行任何醫療干預,大多數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也能自愈。
12.有流感癥狀都要去醫療機構檢查治療嗎?
對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兒童、老人、孕婦、肥胖、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以及癥狀持續加重的患者建議盡早到醫院檢查治療。
13.感染流感后的并發癥有哪些?
流感并發癥中肺炎最為常見,其他并發癥有神經系統損傷、心臟損傷、肌炎和橫紋肌溶解、休克等。兒童流感并發喉炎、中耳炎、支氣管炎較成人多見。
14.哪些人群是流感重癥的高風險人群?
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罹患一種或多種慢性病者、6至59月齡的兒童、孕婦,這幾類人群罹患流感后出現重癥的風險高。上述人群在流感流行季節出現發熱時,要高度重視并及早就醫,一旦考慮流感病毒感染要盡早抗病毒治療。如無接種禁忌癥,流感重癥高風險人群應該在流感季來臨前積極接種流感疫苗。
15.感染流感后會有后遺癥嗎?
絕大多數流感患者預后是良好的,不會出現后遺癥。極少數本身體質較差、有基礎疾病以及感染后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可能合并病毒性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并發癥,留下肺間質病變、肺纖維化等后遺癥,也可能引起心功能不全等,但發生風險較低。
16.接種完流感疫苗是不是就肯定不會得流感了?
接種流感疫苗可以顯著降低罹患流感的概率,但并不是100%不會感染流感。比如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接種流感疫苗后可能會產生不了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接觸流感病毒后可導致感染。
17.今年已經得過流感,是不是就不用接種流感疫苗了?
建議恢復后接種流感疫苗,因為流感并不只有一種,每一種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發病,且病毒抗原變異發生很快,導致人類無法獲得流感病毒的持久的免疫力。而流感疫苗是多聯多價的,可預防不同型別的流感病毒感染。
18.流感疫苗的接種周期應該是多久?
流感疫苗推薦每年接種,這里的“年”是指“跨自然年的流感流行季節”。一般指當年的9月份至次年的4月份,在這個時間段里,均可以接種“當年”的流感疫苗,不必和去年的接種時間間隔1年。
19.打完流感疫苗后可能會出現哪些不良反應?,
接種流感疫苗的常見不良反應有局部反應(接種部位紅暈、腫脹、硬結、疼痛、燒灼感等)和全身反應(發熱、頭痛、頭暈、嗜睡、乏力、肌痛等)。
20.如何應對接種后的不良反應?
接種流感疫苗后的不良反應通常是輕微的、自限的,一般在1--2天內自行消退,極少出現重度反應。接種流感疫苗完成后應現場留觀至少30分鐘再離開,如出現的反應持續無好轉或加重應及時就醫。
21.流感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一起接種嗎?
原則是滅活流感疫苗與其他滅活疫苗及部分減毒活疫苗如EV71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帶狀皰疹疫苗、水痘疫苗、麻腮風疫苗、百白破疫苗可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若未同時接種,與其他滅活疫苗間隔時間不限。流感減毒活疫苗和其他疫苗同時接種的研究證據有限,在接種流感減毒活疫苗后,必須間隔4周以上才可接種其他減毒活疫苗。
22.哪些人需要及時接種疫苗?
醫務人員,大型活動參加人員和保障人員,養老機構、長期護理機構、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托幼機構、中小學校等重點場所人群以及60歲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齡至5歲兒童、慢性病患者、孕婦等重點和高風險人群開展接種。(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