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從時速35公里到350公里的百年逐夢”展覽在安徽名人館序廳正式開幕。展廳中央安徽名人浮雕上,詹天佑先生目光堅定。中國鐵道博物館黨委委員、副館長傅梅勝在開幕式上表示:“這次展覽的主人公詹天佑先生是徽州人?!薄拔覀冇行野颜褂[送到安徽名人館,深切緬懷詹天佑先生為祖國所作出的杰出貢獻,展示智能化中國高鐵—京張高鐵的最新成就,非常有意義?!?/p>
本次展覽由安徽名人館與中國鐵道博物館共同舉辦,圍繞中國鐵路之父、愛國工程師詹天佑與其主持修建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條鐵路——京張鐵路故事展開,回顧詹天佑為中國鐵路事業奉獻的畢生精力和心血,聚焦跨越百年后的中國智能高速鐵路新標桿——京張高鐵,展現建設全過程以及服務北京冬奧會內容。
步入展廳,使用高清圖片打造的老清河火車站場景首先映入眼簾,吸引了不少觀眾拍照打卡。傅梅勝介紹,歷經百年風霜,老清河火車站如今已經停止客運業務,隨著京張高鐵的開通,一座采用曲面屋頂、陶板鑲嵌等結構工藝,使用各類智能化設備的新清河站取而代之。清河站的變遷,背后是中國鐵路的百年發展?!靶吕蟽蓷l鐵路線,也見證以詹天佑先生為代表的鐵路人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p>
“詹天佑被譽為中國鐵路之父,是安徽名人館的重要展陳人物。”渡江戰役紀念館(安徽名人館)管理處處長楊圣兵表示,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建成,當時火車的時速是35公里。京張鐵路的建成不僅是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發圖強精神的生動寫照?!?019年京張高鐵的建成通車再次書寫了中國鐵路發展的新篇章,充分顯示了中國速度、中國智慧的強大實力。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