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无码国产,国产极品在线观看,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激情综合网五月

【江淮環保世紀行】凌家灘遺址博物館將于明年4月建成對外開放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陳衛華 分享到 2024-10-27 17:28:16

凌家灘,從一個地名,到一個文化符號,如今又從綠水青山變為蘊藏著金山銀山的生態文化品牌。10月27日,記者隨安徽省人大組織的“江淮環保世紀行”在馬鞍山市采訪時獲悉,凌家灘遺址博物館將于明年4月建成對外開放。而以“凌家灘”為品牌,馬鞍山市、含山縣正深度打造生態文明金字招牌。

凌家灘分兩年繼續考古發掘

自1987年以來,凌家灘共考古發掘15次。含山縣凌家灘遺址管理處主任唐軍介紹說,凌家灘考古發掘一直在持續。2024年,向國家文物局成功爭取到考古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將分兩年實施考古發掘。

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中,統籌遺址遺跡本體保護和周邊生態環境保護,確保凌家灘遺址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唐軍介紹說,公園規劃面積3.35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20億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村民搬遷、內外交通、環境治理、遺址博物館、安全技防、防洪工程、農耕文明以及墓葬——祭祀區、遺產監測中心、考古科研中心、公眾考古中心等。截至目前,共投資11.5億元,累計接待游客約120萬人次,帶動旅游綜合收入約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強化遺址保護,我省探索立法保護機制,《安徽省凌家灘遺址保護條例》成為全省首個文化遺產保護專項法規。

遺址博物館明年4月建成開放

“我們正在加快遺址博物館等項目建設,努力打造保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安徽樣本。”唐軍介紹說,結合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實際情況,申報并實施了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提升工程項目,主要建設包括“一館三中心”(即遺址博物館、遺產監測中心、公眾考古中心和文物科研中心)、凌家灘遺址本體數字化管理和保護展示項目等, “遺址博物館將于明年4月建成開放,游客在‘五一’小長假就能看到全新的展館”。

落日余暉下的凌家灘稻田

目前,游客來到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看到的很多文物,都是復制品。“博物館建成開放后,觀眾就能一睹文物真容了。”唐軍介紹說。

據了解,凌家灘遺址博物館總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展廳面積約3400平方米,計劃設置由總序廳、保護歷程廳、凌家灘廳、文明互鑒廳等組成。博物館計劃館藏文物1000余件,將以凌家灘遺址、凌家灘文化為主線,串聯起西遼河流域、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史前文化發展的相互影響,相互呼應,多元一體的發展脈絡。整個博物館將以凌家灘與韋崗遺址出土文物為載體,展現凌家灘遺址在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凌家灘文化的輝煌燦爛。

“凌家灘”打造生態文明金字招牌

針對凌家灘的植物考古研究發現了稻谷的痕跡,證明稻谷應該是凌家灘人的食物來源。5500年后,“凌家灘”是含山縣打造的文化、農業品牌,正成為當地的生態文明金字招牌。

走進含山大米科創中心,印有“凌家灘”注冊商標的大米,形成一系列展示,供游客品嘗、選購。“和五常大米一樣,含山大米也是獲得認證的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安徽凌家灘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湯尚兵介紹說,含山縣推廣綠色生產模式,將凌家灘保護區開發并打造成“含山大米”品牌高端核心產區。

凌家灘遺址博物館效果圖

“做優地理標志產品品質特性,講好地理標志‘老故事’,突出綠色環保標準優勢,打造綠色發展‘新篇章’,促進地理標志和綠色環保疊加賦能。”湯尚兵說。

不僅僅是種植水稻,生產大米。據介紹,含山縣深化文旅融合,培育壯大“凌家灘”大米品牌,積極發展稻田景觀、農事體驗等新業態,打造遺產現場活化研學、博物館研學、農耕文化研學、綜合拓展“四位一體”研學產業。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 文/攝)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川县| 博客| 元氏县| 科技| 福建省| 武宣县| 随州市| 兖州市| 洪雅县| 贵港市| 佳木斯市| 武隆县| 随州市| 盐池县| 布拖县| 神池县| 习水县| 双鸭山市| 东乡族自治县| 永兴县| 黄山市| 水富县| 左云县| 广水市| 崇仁县| 华坪县| 黄冈市| 宾川县| 贵阳市| 中方县| 方城县| 平顶山市| 泰来县| 无为县| 建阳市| 西乌珠穆沁旗| 武陟县| 兴安盟| 吉木乃县| 甘洛县| 潜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