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无码国产,国产极品在线观看,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激情综合网五月

故事里的新疆|嘗鮮記:沙海養蝦創奇跡
來源:石榴云 責任編輯:伍獻娟 分享到 2024-10-16 19:39:03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陳疆林

  “這已是我們今年的最后一批蝦了,因氣候因素,只能等明年再繼續養殖。” 10月12日,黃光將蝦飼料稱量、攪拌完畢后,習慣性地嘗了一口,笑著對記者說道:“南美對蝦能吃的飼料,我也能吃。”

  黃光在阿拉爾市隴達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擔任技術員已有兩年時間。這個基地位于阿拉爾市金楊鎮,是他投入精力最多的地方。

  黃光出生于廣東佛山,自幼便受海鮮“滋養”。家鄉那獨特的自然風光與豐富的物產,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高中畢業后,他選擇進入廣東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專業學習。

9月17日,黃光在阿拉爾市隴達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水產養殖基地查看水質情況。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陳疆林攝

9月17日,黃光在阿拉爾市隴達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水產養殖基地查看石斑魚生長情況。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陳疆林攝

  在老師的引薦下,黃光不僅結識了塔里木大學水產系的聶竹蘭副教授,還認識了想在新疆發展水產養殖產業的彭仁凱。

  2022年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每年設立1000多萬元專項資金,用以支持南疆漁業發展。兵團農業農村局編制的《兵團南疆師市鹽堿水漁業養殖規劃》提出,將大力推進南疆鹽堿水漁業發展。

  2022年8月,懷著對千里之外戈壁荒漠的濃厚探索興趣,黃光初次來到阿拉爾市。在阿拉爾市隴達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彭仁凱的帶領下,黃光來到沙漠深處的金楊鎮,看到這里干旱的氣候、相對匱乏的水資源,且水質和土壤條件與南方有著巨大差異,他心中不禁產生疑慮——在此養殖南美對蝦似乎是天方夜譚。

  彼時,彭仁凱作為致富帶頭人,正在不斷探索溫室大棚“海鮮陸養” 模式。

  “我們的養殖基地能夠充分利用這些閑置土地。”彭仁凱介紹道,“一方面,有效盤活了長期無法進行耕作的鹽堿地,實現了土地資源的再度利用;另一方面,創新性地開展水產養殖,開辟出全新的增收途徑。”

  為了成功養殖南美白對蝦,阿拉爾市農業農村局聯合東海水產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學、浙江大學以及塔里木大學的專家團隊,開展大水面鹽堿水養殖研究,這讓黃光在迷茫中看到了希望。

9月17日,黃光在阿拉爾市隴達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水產養殖基地查看南美對蝦生長情況。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陳疆林攝

  這位在江南水鄉長大的小伙子,決定在沙海中創造出產海鮮的奇跡。

  回到廣東后,黃光四處查閱資料,深入了解南美對蝦的生長習性以及對環境的要求,同時積極向農業專家請教,認真學習相關養殖技術。

  “在養殖進程中,對鹽堿水的調控至關重要。培育池中的鹽堿水pH值要保持在8.0左右。” 黃光深知,新疆的鹽堿地土壤環境具有獨特性,需要對鹽堿水中缺乏的微量元素進行精準補充,以滿足海魚和蝦的生長需求。

  2023年3月17日,黃光再度來到新疆。在臺州市援疆指揮部的助力下,南美對蝦養殖試驗在金楊鎮喜獲成功。

  今年9月,大棚內第二茬近5噸南美對蝦上市銷售,彭仁凱告訴記者:“明年準備嘗試金鯧魚、東星斑等海魚養殖,讓合作社15個大棚都‘住滿’海鮮。”

  “目前,蝦的銷量比較可觀,大家覺得好吃,是因為我們在飼養中,嚴格選用食用級別的微量元素添加到水中,確保食品安全無污染,讓消費者吃得放心。”黃光告訴記者。

  市場的認可,是對黃光和他的團隊辛勤付出的最好回報。黃光堅持采用循環水養殖模式,不對外排水,產出的肥料還可以作為發酵肥再利用。這種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不僅避免了對環境的污染,還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生態養殖,沒有藥殘,健康無污染。”這是黃光一直堅守的理念,也是他對未來養殖事業的美好期許。

  “離海最遠” 的新疆養出魚蝦成為熱點話題,這讓黃光感到欣慰。他希望這樣的熱度能夠持續,讓更多人了解鹽堿水養殖海鮮的奧秘,也讓更多人有機會品嘗到這里的美味海鮮,從而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支持。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德市| 洞头县| 虹口区| 太保市| 上栗县| 会东县| 宁南县| 禹州市| 高安市| 蒙阴县| 乌拉特前旗| 阳东县| 长沙县| 北安市| 临汾市| 蒲城县| 泾源县| 宁阳县| 宣城市| 海晏县| 祁东县| 南江县| 满洲里市| 梁河县| 潞城市| 东方市| 乐亭县| 阜宁县| 遵义县| 宁阳县| 商河县| 林芝县| 改则县| 左云县| 洛川县| 大英县| 田阳县| 华亭县| 贞丰县| 蒙阴县| 共和县|